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层团支部建设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作用

sansa2025

  基层团支部建设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152-01

  前言:基层团支部作为高校整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很多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面,然而传统的基础团支部建设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鉴于此种情况我国也在不断完善团基础干部体制等方面的工作,使其能够尽早完善。但即使如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也并未实现明显提升,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建设,使我国大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并能够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一、基层团支部建设现状

  1.缺乏完善机制

  拥有完善考核机制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然而对于大多数高校基础团支部来说,均存在其形同虚设的现象,甚至有些高校并不具备考核机制,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工作计划过于敷衍,总结千篇一律,多数时候更重视数量却忽略了质量;二,在接收到工作总结时常常置于一旁,并不会对其进行审核及评价;三,对于开展团支部活动并没有明确的规划,一旦需要开展活动均采取临时通知的形式,不仅不利于开展活动,也会对团员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1]。

  2.团日活动缺乏明确规划

  当今社会发展飞快,在此过程中若无法保证规范性以及系统性,极容易导致社会发展方向偏离,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团日活动也是同样,然而纵观我国各大高校,能够实现此要求的寥寥无几,不难发现在开展团日活动时相关宣传力度极小,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并且开展的活动样式过于单一,并且形式老旧十分缺乏时代感,另外,活动内容往往与社会脱节,并不十分适合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群体,长久发展下去不仅无法引起普通学生的兴趣,也会使得团员渐渐对工作失去信心,因此此方面收效不佳。

  3.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当代学生均是独生子女,即使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依然会存在某些“坏毛病”,并且网络社会的侵袭、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不难发现很多团干部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会有讲脏话、不善于与人沟通等情况存在,甚至对自身身份存在认知偏差,只关注权利却忽略了职责,无法很好的起到模范作用。以上情况均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团支部的印象,从而影响到其工作质量,除此之外很多团员对于需要交团费类的事件往往无法理解,甚至会存在抱怨的心理。

  二、基层团支部建设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作用

  1.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如今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从整体来看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均无法完全符合其要求,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因素。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缺乏上进心、理想不坚定等现象,极容易导致其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中途放弃,而长久发展下去同样会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如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难题或发生不顺心的事情,极容易放弃此工作转投其他行业。针对此种情况基层团支部则能够发挥一定作用,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摒弃不良风气和习惯[2]。

  2.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立德树人是开展教育事业的最终目标之一,其不仅关系到学生同样也关系到教师,如今职业生涯规划已经作为基本课程被引入高校教学中,其旨在为学生提供如何规划今后人生的方式,同时也是制定生涯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迷茫的状态,而基层团支部则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进行辅导,使其能够充分了解自身优势以及最心仪的工作方向等,并以此为基点向学生介绍市场行情,以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新要求等,围绕“创新”、“树德”等核心开展工作[3]。

  3.探索教育途径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若单单依靠基础团支部的力量是很难达到优质质量的,因此依然需要以教师的力量为主,但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依然无法充分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此时则应发挥出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将自身作为桥梁从而搭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避免了学生直接面对教师则能够减少学生的紧张感,更容易使教师了解学生面前的思想政治状况,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4.促进大学生觉悟提升

  当代高校中均设立各种各样的社团,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社团活动、运动会等项目,同时也会开展慈善项目、支教项目等,如此则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在此方面基层团支部应加大宣传力度,并尽量吸引学生加入,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提升自身觉悟。因此今后各大高校可以积极开展类似的项目,除了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外,也是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手段。

  结语:综上所述,基层团支部建设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经历新课改之后,渐渐转变了教育理念,当代教育更加提倡实现素质教育,具备良好品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思想观念有所改变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境,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个人行为,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势在必行,然而在此过程中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效果不佳,其中基础团支部建设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基层团支部建设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