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职学生环保教育之我见

sansa2025

  中职学生环保教育之我见

  在学校广泛开展环保教育,使学生掌握环保知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大事。

  一、当前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从全球范围看,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方面。

  在我国,最近20多年,虽然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二、中职学生环保意识淡薄

  当下中职学生环保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现象:随地乱扔垃圾,随意攀折花木,在课桌上乱涂乱画、人走灯不熄水不关、食堂大量剩饭剩菜等等。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塑造、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

  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学生,更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高素质必然包括环保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实施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中职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三、在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依托,深入浅出地渗透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环保教育的正面或反面的案例:

  1.瑞典――森林王国。在瑞典,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7%的森林为人们提供了50万个就业机会,提供了占出口总额20%的商品和大量生产、生活资料。从报纸、餐纸、卫生纸、包装纸到家具、玩具、工具、火柴、住宅以及自然环境,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森林或林业产品发生关系。

  2.巴西――雨林破坏。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但是这片珍贵的雨林由于人类的农耕和放牧活动正变得越来越小。根据目前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科学家预计未来20年内40%的亚马逊雨林将被彻底毁坏;20%的雨林将严重退化,森林砍伐导致洪水泛滥、气候转变、干旱影响、全球变暖。

  3.马尔代夫――水下会议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关注――海平面上涨或许会在一个世纪内淹没这个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的岛屿平均只高于海平面2.1米。纳希德总统在乘船赴会时接受采访说:“我们必须用更富想象力、更具创造性的方式传播这一信息,这也是我们正要做的。……我们正在努力让人们意识到,这不仅是马尔代夫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四、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加强环保养成教育

  无论有多么丰富的环保知识,没有实际的行动,一切都没有意义。教师通过引导,从要求学生去做变为学生主动去做,并让他们在实施环保行动中得到收获、增强信心。

  1.收集环境信息,锻炼学生探索和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日益重视环保教育的现代社会,教师不仅要讲授教科书上已有的环保题材,而且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把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养成自觉的环境意识和素质

  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宣传讲座等活动,利用一年中不同时间的“环境纪念日”开展各项活动,另外,组织参观环保工厂、到污染严重的地方观察、举行环保小抄报比赛、写写环保小论文、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废物利用小手工制作展、环保漫画大赛等等,增加学生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积极性,培养环保能力。

  3.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宣传卫士

  中职学生在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及时把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尽可能提高更多人的环境意识。同时要能及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制止。

  中职学生环保教育之我见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