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sansa2025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艾滋病主要是指通过艾滋病病毒(HIV)所引发免疫系统功能不足而造成的传染病之一,也是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在目前全球的艾滋病患者之中,受感染者中有超过50%以上属于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之中青少年达到了80%之多。如今,我国的高校学生年龄通常处于17岁至24岁之间,而防治艾滋病最为重要的手段是实施健康教育。所以,强化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具备了极大的迫切性。

  一、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多周知,艾滋病最为重要的一条传播渠道就是通过性接触加以传播。因为我国大学生群体普遍缺少性健康方面的知识,大量存在缺无防护性措施的性生活行为,而且性行为开始的年龄有所降低、性伙伴也有增加等各类问题,这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以及疾控机构的充分重视。一旦无法做到正确地引导,就有可能导致大学生人群感染艾滋病毒,造成无法挽回的身心健康损害。具体来说,我国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缺少足够的性健康知识。因为受到了传统封建思维方式之制约,在大学生群体中公开讲授性健康教育尚存在一定的阻力,大学生们普遍缺少与性、生殖健康等方面有关的知识、态度以及技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就在中学设置了生理卫生课程,其中包含了性生理、性道德等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但是还十分缺少性心理、性伦理等内容以及预防出现意外妊娠和生殖保健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上显得系统化和科学化。因为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学习负担非常重,导致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性健康教育学习之中的主动性不够强。所以,在青少年性成熟时间有所提前、大学生群体性行为大量增加、艾滋病全球流行等现实状况之下,性健康以及艾滋病预防教育之缺失,导致大学生群体受艾滋病毒感染的机率大幅度增加。

  二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性观念以及性病防范意识不强。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后期和性活跃期。如今,人们的性观念正在变得愈来愈开放,随着性功能之成熟以及性冲动的巨大刺激,导致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日益普遍,造成了边缘性行为、婚前性行为的大量发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性病防范意识缺乏,在发生性行为之时没有用安全套,同时还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同性性行为,这些均为艾滋病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创设出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缺乏对艾滋病的准确了解。虽然如今大多数大学生已了解到了与艾滋病有关的部分知识,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传播渠道没有准确的了解,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是不必要的惊慌,这就证明了我国大学生对于与艾滋病有关的知识还存在着错误甚至是模糊的认识,缺少系统化的艾滋病防控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性行为时较少用到安全套,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强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二、面向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对策

  一是选修课与必修课教育。依据教育部之要求,高等院校应当利用健康教育课对学生们实施艾滋病预防方面的教育,着重向学生们宣传中国艾滋病发展现状与流行趋势,艾滋病的主要危害、临床表现和传播渠道,怎样预防艾滋病和与之相关的性健康知识、禁毒知识等,从而让大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艾滋病所具有的传播方式,掌握和预防艾滋病有关的知识以及生活方面的技能,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升对于艾滋病毒侵袭的防范能力。如果不具备开设必修课的条件,则可以在大学中设置选修课,这是一种可操作性十分强而且成本又比较低的健康教育方式之一。高等院校只要能够用合理的形式把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列入到教学计划之中,肯定能起到很好的成效。

  二是专家讲座和咨询活动。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于艾滋病之了解主要源自于网络、报刊等媒介,具有部分片面性的成分,而性科普知识教育又比较缺乏。在这种情况之下,邀请艾滋病专家前来作专题讲座或者接受大学生们的咨询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健康教育方式。同时,针对大学生们在网上查到的部分艾滋病预防知识存在一定的差错,专家们在讲座与咨询应对此加以澄清,从而纠正大学生们的认识差错。

  三是多媒体宣传教育。多媒体具有信息容量较大的优势,可使用包括文字、图像、动画、音像等诸多形式来传递教学方面的信息,容易为大学生们所理解与接受,所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式。鉴于当前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们几乎都已经成为网民,能够通过隐匿自身真实身份的手段,运用网络来了解部分涉及艾滋病等方面的敏感知识以及信息,在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首选而且觉得安全可靠的一种学习形式。尽管网络信息的容量非常大,资料的更新也非常快,但是就读于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们也很难依靠自身现有知识来分辨出网上相关知识之真伪。所以,高等院校还应当全面运用目前已有的校园网作为实施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运用QQ 群、微信群等常用网络工具向大学生群体宣传艾滋病预防、性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高校还可运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方式来实施宣传。比如,可通过面向大学生群体播放能够艾滋病相关题材的电影作品,对其实施生动活泼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大学生群体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并且切切实实地强化自身对于艾滋病的防护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实施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是一种投入不高但是效益显著的艾滋病防控举措,能够很好地改变当前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不良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帮助其切切实实地建立起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高等院校在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过程之中应当形成强有力的激励体系,全面探索出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以医学专家指导为辅助,以同伴教育为调节的新型艾滋病防控健康教育方式。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