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西藏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sansa2025

  西藏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22-01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较高水平,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由上述数据可知,当前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已相当普及。西藏特殊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造成了西藏教育环境的特殊性,那么,新媒体在西藏高校在校生中普及度如何、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成了笔者关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西藏大学发放调查问卷,以此了解西藏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真实情况,也为后期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2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调查对象中,男性数量(202人)略多于女性(182人)。从被调查者的民族情况来看,汉族学生为213人,占总数的55.5%,藏族学生为161人,占总数的41.9%。从被调查者的学历分布来看,在被调查者中,本科生为318人,占总人数的82.8%,硕士研究生为66人,占总人数的17.2%。

  二、新媒体使用状况

  媒体按出现的时间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种,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杂志等,新媒体如电脑、手机等。调查结果显示,手机的普及率为100%,电脑(包括笔记本、超级本、上网本)的普及率接近100%,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学生(22.4%)由于更新换代等原因,同时拥有并使用两部手机。另外,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西藏大学在校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西藏大学校园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在新媒体的使用时间这项调查中,每天使用新媒体时间“少于1小时”的仅有49人,占12.8%,“1-2小时”的有52人,而使用新媒体时间在“2-4小时”及“多于4小时”的分别为177人、106人。由此可见,有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时间多于2小时,这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甚至在4小时以上。

  三、对新媒体的依赖性

  如今新媒体成为西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影响力可想而知。调查显示,仅有15名(4.0%)学生“在最近一个月内曾超过一天时间没有主动接触手机或互联网等新媒体”。而78.6%的学生“通常会随身携带手机”,75.3%的学生会“时不时查看手机以检查有没有短信、微信等消息”,27.3%的学生“睡觉不关机”,另外,“有睡前玩手机习惯”的学生比例甚至高达92.7%。如果一天不使用互联网或手机,有145人(37.8%)觉得“极度空虚”,另有175人(45.6%)会“焦虑惶恐”,由此可见,多数学生与新媒体已经近乎“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依赖。

  四、对新媒体使用的认知

  对手机上网的态度,大部分学生(333人)赞成手机上网可以便捷的获取信息;在现实中与他人交往的方面,有74.1%的学生认为新媒体有利于与他人交往;另外,69.5%的调查者认为手机上网是非常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西藏大学生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而传统的纸面媒体呈现出退出了西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对于新生的网络事物不仅具有较强的接纳、学习以及使用的能力,而且对互联网和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认可通过来学习、交流、扩展自己的知识,认为新兴的网络使用方式、网络社交方式对其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大学生日常的社交和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五、总结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即时性、信息量大等特点,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学生群体因其年龄和心理特点,极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受新媒体的影响尤为突出。通过对西藏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为后期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西藏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