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点滴谈

sansa2025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点滴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180-02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要使这一理念得以实施,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在这些丰富的学习活动中进行交流。教师必须珍视学生客观存在着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这样才能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和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创设情境,激活个性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更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转化为主动需求。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妙地创设富有“弹性”的活动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个性。

  例如:在教学完《多边形的面积》后进行“整理和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到操场的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25 m2的花坛。这一教学活动,看似活动要求相同,却包含着丰富而有差异的智力要求。结果,有的学生只设计出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有的学生就不同,他们设计出了较复杂的组合图形,更可贵的是,还有一些同学在设计组合图形是还兼顾了整个图形的美观。这样的教学活动,即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使学生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一次实践和发展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被激活起来。

  2 教学过程,张扬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卢梭也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并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我觉得,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开放教学活动过程,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元、角、分的计算时,设计了一次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边的墙壁上,挂着铅笔、本子、橡皮、文具盒、皮娃娃等小商品,并且分别明码标价。教师指定一名孩子为“小售货员”,然后“给”每个孩子三元钱,让孩子们在“小售货员”的监督下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要求孩子们要说明三元钱是怎么用的。这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真是别开生面。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在愉悦的氛围中张扬了个性。突然,一个“小售货员”向老师汇报:“老师,他买的不对。”“怎么回事?”老师询问。“他用三元钱,拿了三元多的东西。”举报的孩子回答。没等老师再询问,那个被举报的孩子开口回答“这是打折”。他把买的东西和打折的价格计算的分文不差。你能说这孩子调皮吗?不能。这是孩子的童趣,是他在发挥着聪明。老师连忙说:“哦,是的,可以打折。”老师没有否认那个想出打折的孩子,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打折”,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这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个性张扬。

  3 练习设计,发展个性

  练习是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我们应该在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设计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基本题;另一方面又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的习题。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可自由选做开放性、探索性的习题。在练习的过程中还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出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

  教学完乘法口诀后进行“整理和复习”时,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道找规律的开放题:“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一说你的理由:1、4、9、16、( )、( )、( )。”学生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只见他们一个个认真思索。过了一会儿后,有的学生说:“我发现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多3,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多5,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多7,由此推理出后面的括号里应分别填25、36、49。”有的学生说:“我发现第一个数是1和1的积,第二个数是2和2的积,第三个数是3和3的积,第四个数是4和4的积,由此推理出后面的括号里应分别填25、36、49。”这是一题灵活的、富有弹性的练习题,从学生完成这一题的情况来看,学生选择了不同的途径,反映出了他们不同的认识角度。

  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练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促进他们个性自由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起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并通过精心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探索性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个性化学习”才能得到落实。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得到较好的a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点滴谈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