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sansa2025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212-01

  1 职业理想及其作用

  1.1 职业理想的含义

  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未来职业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的向往和追求,是实现其它人生理想的基础和保障。

  1.2 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是高职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体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是需要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

  (2)职业理想是高职学生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社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想象。职业理想是在社会理想的指导下,对个人职业理想的落实。任何人都不可能以无职无业的方式实现其社会理想。由此可见,职业理想是高职学生实现社会理想的基础。

  (3)职业理想在高职学生择业、创业及其准备过程中起着精神引领和导向作用。高职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便是在心目中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科学的职业理想能激发同学们的斗志,为实现职业目标而努力奋斗。因此,职业理想是高职学生择业、创业的源动力。

  2 高职学生职业理想的现状

  随着高职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增加以及社会阅历的丰富,大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理想,并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越来越明晰。总体上看现在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是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功利性

  我国现阶段利益主体和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导致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特别是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功利性的职业理想在大学校园蔓延滋长,直接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理想的方向和稳定。表现在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把就业的地点、年薪要求和个人发展空间作为择业的重要因素,而不考虑国家的真正需要,只关心个人需求的满足,这对高职学生自身的成长十分不利,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2 务实性

  更多的高职学生职业理想中考虑的是行业的性质、经济收益是否丰厚、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专业是否对口、就业能力和面临的困难等问题,而对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实现等问题关注的很少。职业理想在这样的观念下形成,很容易导致高职学生职业理想的狭隘,影响高职学生工作积极性和自身潜力的发挥。

  2.3 盲目性

  部分高职学生树立的职业理想与专业不吻合,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不深,也不喜欢,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因为高考失利导致无奈的选择,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这就导致这些学生在校期间生活没有目标,专业学习没有兴趣,更没有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职业现状和就业选择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准备。

  3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的有效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价值观思潮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高职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职业理想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功利性和务实性等倾向。为此,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我们应该不断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导向是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的基础,一些高职学生职业理想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其错误价值观念造成的。高职学生只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自觉地抵制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

  3.2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高职学生全面认识社会现实,客观科学地认识自己,在理想与现实出现差距时,能正确处理好自身主观条件与社会现实要求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3 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模范人物在高职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和实现上,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同一专业的成功人士的表率作用,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带动力。高职院校可邀请同一专业专家到学校作报告,通过他们的发展经历和成功经验,给学生以启迪。特别是要邀请本校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由于有亲切感,所以他们的观点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更能激励同学们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奋斗。

  3.4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斯教授的研究表明,人生成功与失败都直接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发挥言传身教的导向作用,潜移默化地向孩子们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加强对社会职业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引导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树立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的职业理想。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