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sansa2025

  浅谈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高职特殊教育的大力推广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0年)》以及国家教育部、发改委等七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等都为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基础保障。高职特殊教育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特教师资的重任,其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水平直接决定其进入相应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因此,要求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必须以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培养依据,注重应用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必须全面掌握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构成,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职业能力的定义

  关于职业能力学术界并未给出统计定义。但学术界普遍认可其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部分构成。专业能力通常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职业基础能力;方法能力通常指思维、分析、判断、决策、继续学习、独立制定计划等能力;社会能力通常指组织协调、团队协作、适应社会、口头与书面表达、社会责任、心理承受等能力。针对特殊教育院校学生而言,职业能力可以定义成:针对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及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要求和实际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综合。

  二、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指针对特殊教育专业岗位及相关岗位群的工作要求和实际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综合。结合高职特殊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本文认为,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而这三项能力也是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通过三年学习以后,走上特殊教育工作岗位需要运用的最基本能力。下面将针对这三项基本能力进行分析,以从三个不同方面培养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专业能力

  所谓专业能力主要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及其相关知识。通常专业能力包含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内容。专业知识主要指参与具体职业活动任务所需的技术知识,是从事某一职业活动任务必须掌握的知识,其是技能获得的基础和前提,高职学生要想胜任某一职业活动,必须系统地学习、理解并掌握本职业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即为专业知识;而专业技能主要指劳动者谋生的主要手段,是从事某一职业需要具备的操作技能;而专业态度主要涵盖学生的专业情操、专业理想、专业自我和专业性向。根据特殊教育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可知,此专业高职生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系统地掌握特殊教育专业领域的学科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二是从事特殊教育职业活动的相关技能;三是熟悉特殊教育发展动态,态度端正,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对从事特殊教育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爱岗敬业等。

  (二)教学能力

  所谓教学能力主要指教育工作者能够应用指定教材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能力由三个方面组成,分别是教学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教学知识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应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以及所教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指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环节的设置能力、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能力等。教学素养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品德素养、职业素养。由于特殊教育教育对象自身的与众不同,结合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属性,特殊教育高职教育阶段所涉及的教学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备特殊教育所需的基本知识、了解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各学科的教学原理;二是具备与特殊儿童正常沟通的能力、有良好的口语和手语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三是具备高尚道德修养、职业行为规范。

  (三)关键能力

  所谓关键能力最初起源于德国,后由学者引进到我国,其主要指那些与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看起来并不相关的能力,而是能够在不同场合结合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对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各种情况能够积极应变。关键能力通常是高层次人才所必备的职业能力,是劳动者谋求长远发展,获得更多升值机会所需的能力。简单来说,关键能力是一名优秀的劳动者除了专业技能外不可或缺的能力。关键能力在各个行业中普遍适用,它不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被时代淘汰。对于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关键能力是组成其职业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来能否满足岗位需求,并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做出成绩,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关键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岗位分析,认为学习该专业高职生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是由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构成。社会能力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这些是从事特殊教育必不可少的行为能力;方法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判断取舍能力、学习能力等,这是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教学方法。

  上面讲述的三个方面能力是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的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前景以及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种能力。本文为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谋求更好的发展所构建的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希望对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要求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然而,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因社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而与其他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有所不同。本文认为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关键能力是构成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能力要素。换而言之,作为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必须具备这些职业能力才能满足未来工作岗位需求。明确特殊教育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要素,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发展需求。

  浅谈高职特殊教育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