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留学生使用“多”和“几”的偏误及其教学方法的研究

sansa2025

  留学生使用“多”和“几”的偏误及其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中,概数词一向是留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多”和“几” 作为概数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事实上,“多”和“几”是不能独立使用来表示概数的,它们必须依附于具体的量词、数词来反映不太确定的区间范围。

  一、留学生使用“多、几”的偏误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解释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常见的偏误有:

  1错序

  错序偏误是属于结构系统上的偏误,错序是指由于句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成分错放了位置造成的。错序是一种常见的偏误形式,留学生在“多”与“几”的概数习得过程中常常会将句子成分颠倒,影响句义的表达,有时也会造成歧义。具体的错序偏误有:

  “多”与数词、量词结合时的位置当用“多”表示概数且前面的数词为整数,量词为度量单位是一般有两个位置,例如“一斤多”、“十多斤”。留学生常常对此感到疑惑,不明白什么时候“多”放在量词何时放在量词前,于是就有了以下的错误:

  例1  *大卫两百厘米多高。(正答:大卫两百多厘米高。)

  例2  *山本买了七多斤苹果。(正答:山本买了七斤多苹果。)

  例1的数词是整数而且是十的倍数,这时“多”要放在量词前面,这个规则可以表示为“数词+“多”+量词+(名)”。但是例2不能套用上面的公式,因为这个句子中的数词发生了变化,不是十的倍数,只是一般的整数,这时“多”的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位置应在量词之后,即“数词+量词+“多”+(名)”。在这种情况中间,我们要求量词也必须可以分割,并且这些量词有下级单位。例如:“斤”的下级单位有“两”,“块”有下级单位“角”、“分”,具体的偏误我们在后面还会说到。

  “几”与数词、量词结合时的位置与上文中“多”的情况类似,在处理“几”在同数词、量词结合时的位置上,留学生也会出现以下的偏误,如:

  例3 *我跟同学去看电影几个一起。(正答:我跟几个同学一起去看电影。)

  例3中的“几个”作“同学”的定语,与留学生的母语不同,汉语中表示概数的词组要放在名词前作定语,具体的造成偏误的原因我们将会在后面的论述中说到。

  2、误加

  误加是指在某些语法形式中,一般情形下要使用某个成分,可是当某些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些成分又不一定能使用,这时候,留学生就会出现偏误,表现为概数词重复叠加。如:例4 *这篇课文超过五百多个字。(正答:这篇课文超过五百个字。/这篇课文五百多个字。)“超过五百字”和“五百多个字”都是五百字以上的意思,“超过”和“多”叠加在一起,表意重复。

  3、误代

  鲁健骥先生认为,所谓“误代”是指学习者在两个或者几个意义、形式相近、用法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张冠李戴的现象。“误代”现象主要有一下两种情况:

  “多”的误代  错句例如:例6  *我家有一多辆车。(正答:我家有一辆车。)

  例6中“一辆车”不可分割,表述的一定要是整数,加上“多”之后就有了余数,一辆车是一个整体,没有余数,此时的“多”作为概数词就有些赘余。在以上的例子中涉及到的数词都是一般的整数,当数词是整数时,上文提到的公式应该是“整数+量词+多+名”,但是我们说,这里的量词要有下一级单位并且名词必须可以切分时,句子才是正确的。

  “几”的误代  错句例如:例7 *教室里有十几个人?(正答:教室里有十几个人。此时的“几”读轻声)

  当读轻声时则表示不超过十的概数。留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先学习了“几”作为疑问代词的用法,在“几”作概数词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之前的影响,不理解“几”的语法意义,造成偏误。“几”不同的读音决定了其不同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故我们将上述这种误代归类为词性辨别不清造成的误代。

  4、遗漏

  遗漏是指学习者在句子中或者词语中遗漏某一个或几个成分产生的偏误。例如:

  例8*今天我买了十多苹果。(正答:今天我买了十多个苹果。)

  例8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出现,常常表现为“多”和“几”作为概数在使用过程中的遗漏。我们认为,由于“多”和“几”的位置学生很难掌握,而这又影响了后面量词的使用,学生在使用概数的时候会表现为量词的遗漏,这是由“多”引起的,所以我们将其归为“多”的偏误。

  二、探讨“多”与“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习得者方面

  每个二语习得者都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习者要做的不是将母语彻底有意识地忽略,而是应该正确利用母语来实现母语正迁移的最大化。这样一来把相关的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对比,有助于准确把握新知识。收集自己平时所犯的错误,将其同正确答案进行对比,找到易错点,尽量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2、教师方面

  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的课堂上行不通,身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和机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概数词与数字形影不离,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就可以利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展开部分课程,在概数词“多”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简化成下面的讲解:

  数量+多+量词+n/adj

  数量+量词+多+n/adj(度量单位、时间量词)

  数量+多+位数词(亿/万)+量词+n

  其次,在具体的“多”和“几”作为概数教学中教学内容都是多义语素,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习者区分不同语素义。下面就“多”和“几”的教学方法提出以下具体的建议:

  在语言情境中联想  语言有一定相关性,留学生把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来学习使用的。“多”和“几”这样的概数词虽不如一般词和某些基本词在生活实际中出现得多,但运用范围还是很广的。例如老师可以这样设置情景:

  “这十多个词语大家认识吗?”

  “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大家。”

  这样引导将其中的“十多个”“几个问题”替换成“十几个”“好多个”这样的过程里,学生会明白在具体的语境中转换词。

  实物教学法 实物教学是最直观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实际情况,提前准备与课堂教学相关实物,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造句进行表达,以加深对“多”和“几”的使用环境的印象。另外,还可以运用填有数词量词的卡片来让学生掌握数词量词与概数词的搭配使用情况,进一步区分这两个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多”与“几”作为概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进行了研究,本文的重点在于对留学生在运用“多”和“几”时的偏误分析,力求全面完整就此提出教学意见,希望本文能够有益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对留学生在概数词“多”与“几”的学习提供一些微薄的帮助。

  留学生使用“多”和“几”的偏误及其教学方法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45-01 一、前言 为了加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国学的重视程度。我国教育局提出了“以生为本”的这种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从...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蒙古音乐教育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培育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就要求社会学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育创新型人才。本文就针对如何体现在蒙古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目的,研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小学生作文现状及对策

    课标规定:小学生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以及常见的应用文等,行文时要能做到记事真实、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不拘一格。笔者每次上习作课时,很多学生都感到无趣。更有学生是谈“作文”色变。可见,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纵观当今的小...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探析

    中图分类号: D263.1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柱,学生党员影响力、号召力高,能带动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深入研究学生党员影响力的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足探析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92-02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它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它所培养出来的接班者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整个人生,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体制的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使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遇...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