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功能实现和体系构建

sansa2025

  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功能实现和体系构建

  高校学生安全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成才。构建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是应对后危机时代下高校学生安全工作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所谓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是指能对高校学生安全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 根据高校学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变化的趋势进行系统分析, 对其发生、发展及造成的危害进行测度, 预报各种问题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对于已有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综合学校及社会各个部门、各个要素对即将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有防范措施的报警和调控系统。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具有其特定功能,包含着既能独立运行,又能相互发生作用的多重工作体系。预警机制的功能实现和工作体系构建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的功能

  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具有预见、警示和减缓、阻止、化解高校学生安全风险的功能。预见功能是通过对影响高校学生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利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特定指标要项进行研究,找出这些因素和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预先指出其发展征兆。警示功能是通过对影响高校学生安全的各种因素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特定指标要项的监测,根据有关信息和结果向高校及高校学生发出警示,发挥其导向功能。减缓、阻止、化解功能则是对于无法避免或者已经发生的高校学生安全事件,通过一定的措施给予相应的阻止和化解,这也是预警机制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目标。

  二、高校学生安全工作预警机制的工作体系

  (一)安全现状评价体系

  构建能够准确、恰当地反映高校学生安全的现实状态的安全现状评价体系,是对高校学生安全未来状态进行预测的基础,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能够正常、准确提出警示和防范、调控方案的基础。可以说,安全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正常运作是整个预警的基点。

  (二)安全问题预测体系

  安全问题预测体系可以预测未来高校安全状态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某一时期内学校安全系统是否可能出现功能失衡,是否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及其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 并根据预测结果决定是否发出警示信息。

  (三)安全事故报警体系

  建构安全事故报警体系,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是正确处理高校学生安全事故,将事故侵害降到最低程度的必然要求。

  (四)安全教育责任体系

  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广大高校学生安全文化素质,让学生真正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因此,构建安全教育责任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是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应有之意。

  (五)部门联动防控体系

  预警机制的建立和正常运行需要社会、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作用。构建部门联动防控体系,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内外衔接、协调运行的应急协调机构,形成整体联动、快速反应的合力,能够切实保障高校学生安全。

  三、功能实现与工作体系构建的互动关系

  功能和工作体系是研究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两个重要领域,功能实现与体系构建存在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融通、形式与内容相协调、目标与手段相结合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贯穿于预警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的全过程。

  (一)功能实现是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目标

  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功能反映了预警机制“应该能够干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指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应该具有的作用和意义。而功能的实现则反映了“想要预警机制干什么”的问题,是预警机制设计者和执行者期望的实际效果。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之所以要建构多重工作体系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预警机制设计者和执行者期望的实际效果。因此,功能实现就成为多重工作体系的构建的原则和目标。

  (二)体系构建是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任何机制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这些要素内在的揭示了一个机制的实际结构,进而确定一个机制的功能。机制的功能实现就是要将这些要素进行充分、有机的整合。多重工作体系的构建是预警机制整合资源、利用要素,达到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三)功能实现与体系构建统一于机制建立和运行的全过程

  功能实现是其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目标,体系构建是其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两者统一于机制建立和运行的全过程。工作体系在构建中不断实现着机制的功能,而实现功能的要求则在不断完善着工作体系的构建。两者在实践中共同推动着预警机制的持续运行。

  高校学生安全预警机制的功能实现和体系构建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