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高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

sansa2025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高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91-02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文化意识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基础之一,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强调教学中要逐步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文化意识渗透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

  在我们农村中学,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总是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笔者对我校2013届高一新生(十六个班级共856人)进行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抽样调查,调查以问卷形式出现。共160名学生接受了调查,英语成绩在本校英语排列较好,中,较差各占三分之一。收上问卷答案令人吃惊,大部分同学答卷几乎空白。比如问到关于西方节日大部分同学只写了圣诞节、愚人节,不知其余节日;其中有十位同学连圣诞节几月几日都不清楚。所以作为农村中学应解决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以促进农村英语新课程改革。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了解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交叉渗透。人们在用语言交流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时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交际中一定会折射和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文化,这便是语言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外语学习必须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应该渗透有关国家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以达到外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挖掘教材文化意识

  “文化渗透”是现行教材的一个特色。教材逐步介绍西方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社会等内容,英语老师应尽力把这些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同时了解西方文化。

  1.在教材中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新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适时、适量地加以补充和拓宽,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NSEFC Students’Book1 Unit1 Friendship对文化意识的描述是了解中西方不同的交友方式,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高中生对交友话题很感兴趣。笔者在教授这一单元以此拓展出来,对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进行了对比。

  2.在词汇教学中强调文化意识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是从单词入手,渗透文化意识,例如,讲“colour”系列单词时,教师比较了“white”在中西方人心目中的不同含义:白色在西方代表“圣洁”、“高贵”,而在中国就意味着“疾病”、“死亡”。此外,教师还列举了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如White 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等。最后,补充一些有趣的习语:black tea(红茶),the White House(白宫),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green-eyed(嫉妒的),可以让他们多少掌握一点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涵义。下列词语或句子的英汉对比就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例证。

  3.在语法教学中了解文化

  教师在介绍某些语法结构时,同时要介绍其功能和意义。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形式上是疑问句,实际上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的请求。

  4.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究西方文化

  应该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英美文化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确定课题,制定计划,进行研究、对比、分析、讨论,直到写出研究性报告,公开展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对目标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三、鼓励阅读,接触文化

  1.开展阅读英文书报杂志活动

  许多如21st Century (中学生版) 、《英语沙龙》及英美文学作品,都是学习英语文化知识的好材料。我们同时还开设了“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教师讲解必要的语言文化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英文报刊的能力,也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世界意识。

  2.鼓励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及“名人传记”

  历史典故、传说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凝聚着璀璨的文化和艺术光彩,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结合“文学作品”及“名人传记”让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历史、民族的习性及价值观等知识文化,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选择西方文化知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

  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相对富含西方文化知识的材料,以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例如,在一篇阅读材料中有这样几句话:“Why don’t you go to church?”asked the minister of the nonchurch goer.“Well, I’ll tell you.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church they threw water in my face, and the second time they tied me to a woman I’ve had to keep ever since.”“Yes,” said the minister,“and the next time you go they’ll throw dirt on you.”要充分理解这个语篇,学生必须知道:1)“他们把水泼在我脸上”一句指的是,父母将新生婴儿抱到教堂受洗礼时,牧师将水泼在小孩脸上;2)“他们把我和一个女人系在一起,从那以后,我一直得照顾她”指的是,在教堂举行婚礼;3)“他们要向你身上撩土”指西方人死后由牧师做最后祈祷并向棺木撩土再进行埋葬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读者不熟悉英美国家的宗教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幽默。

  四、在活动中运用西方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语言学习提供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浓烈的讨论氛围中得体地传递和接受信息,从而习得知识和发展交流表达的能力。

  1.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合在角色表演、戏剧表演中

  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在英语课上我们排演莎士比亚的戏剧片段时,可首先向学生介绍这些戏剧人物,从学生的反映中可以了解他们对这些人物的熟悉程度。接着请他们谈谈莎翁笔下的戏剧经典。《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剧本的情节特别受到高中学生的喜爱。

  2.适时地组织与英语文化有关的活动

  针对英语文化中特有的节日,如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适时地安排相关活动,过过“洋节”,增强感受。

  五、拓展校园生活,丰富文化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其中畅然呼吸,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除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外,教师还要鉴于通过拓展校园生活丰富文化。

  1.利用校园广播,传播西方文化

  利用校园广播,在课余时间播放英文歌曲、慢速新闻报道或西方文化背景介绍。经过指导,学生能出色地完成这样的工作,展示其才艺。

  2.引导观看外国影视,感受西方文化

  英文原版电影中文化贮存量大,涉及生活面广,而且从中能观察到很多“语用”现象,这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感性地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和观赏电影时,很容易进入欣赏者的角色。例如:在学习NSEFC student’s book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我让学生观看这部影片原版电影,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上层社会的虚伪、自私、冷酷以及普通百姓的善良、真诚。《Harry Porter》、《Titanic》都受到中学生的喜爱。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因此,要想学好英语,就需了解英语的特点及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国家文化;了解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渗透文化意识。

  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文化知识的渗透要伴随整个教学过程,与教学同步进行,结合教材内客,从词汇教学、课文学习、阅读训练等方面渗透对培养农村中学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切实可行的。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高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47-01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中明确了英语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摘 要: 在国际志愿服务大发展的背景下, 志愿服务起源地美国、英国以及与我国地域文化相似的日本、韩国1探析以上四个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例案, 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国外; 大学生志愿服务; 经验; 启...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班主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38-01 笔者所在学校为川北地区一所医学类高校,该校基础医学院负责了临床低年级本专科、法医、预防及药学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和大班化的影响,我们的英语课堂往往是老师说,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很多的日常用语和句型都一带而过,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各种题型的操练。有些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课堂不举手,不喜欢发言。...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农村的教学设备比较薄弱,很多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限制,也阻碍了教师新的教学活动的...

    sansa2025经济管理
  • 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1;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43-01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美术教师要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情...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