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生涯规划教学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就业力

sansa2025

  生涯规划教学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就业力

  生涯规划教学能够以社会发展需求及院校教育培养现状为依据,对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对社会、高校、学生等各类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大学生就业力的逐步提高,促使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力评价

  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力问题的处理上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上岗后难以胜任。不少企业从实习生中进行员工的选拔,但不少毕业生入职后对工作的实际感受同实习期间存在较大落差,不少人认为实习期间工作轻松,由于还未定岗,所以公司不会将重要事情交予自己,等真正定岗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并存在心理落差。二是毕业生对自身求职方向不明确,致使求职成功率偏低。当前,大学生求职方面还存在诸多盲点,不少企业在判别应聘者是否适合入职时,不仅考虑其能力,还会考虑其心态与价值取向,有些学生看到他人进到了大公司,也盲目跟风应聘,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是否同所应聘企业相符,这也是导致就业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和他人交流时过度紧张。有些学生在谈到求职时表现出了紧张、担忧,害怕踏入社会无法适应,对于未来存在着不确定感,这同其缺乏实践经验及交际能力不强不无关系。

  二、生涯规划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就业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前,世界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职业活动竞争日趋突出,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学工作。根据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15~25岁是青年期职业生涯发展之关键阶段,该阶段是他们了解自我及职业,并初步加以尝试、明确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若该阶段能够好好把握,将会对其终身职业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在高校大学阶段,加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及未来的努力方向,还有利于学生将自我理论知识、职业能力、技能同未来职业所需知识技能进行比较,有助于在大学阶段实现厚积薄发,提高自身的就业力,为日后成功就业奠定基础。

  三、生涯规划教学实施方案分析

  生涯规划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与良好的职业能力,通过学习、实践,使大学生由初入学还缺乏清晰的职业意识的新生逐步成为拥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高校给予足够的重视,立足于培育社会所需的拥有综合专业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高度,切实抓好大学生生涯规划教学工作。

  1.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逐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即专业能力。调查显示,多数用人单位都十分重视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及实践应用水平等。为此,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高校应尽快认识到应试教育之弊端,积极推进职业素质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业、发展的能力,教育、实践相结合,跟踪市场最新动态及需求,找准学校的定位,以社会经济发展及就业形势变化为依据,对专业学科及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实践等环节同市场相接轨,将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渗透到生涯规划教学的全过程,以更好地契合用人企业及单位的要求。

  2.设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是一个学习、理解与实践的过程。高校应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成才意识,将科学的就业理念传播给学生,并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方法,帮助其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还应注重加强就业指导,通过讲座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求职技巧,帮助学生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与就业率。系统化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应有的求职技巧,如简历、求职信的制作、面试技巧及职业礼仪等。

  3.分步实施,确保生涯规划教学收到显著的成效

  当前,多数高校均已将生涯规划教学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对一到四年级大学生开展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教学,使其在宝贵的大学时光中,逐步强化自我综合能力,顺利实现就业。这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高校应从新生入学当天起,就对其开展系统化、渗透式的指导。生涯规划教学实施必须分步进行,依据全程化、分阶段等原则,依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学习能力,对指导方式及内容进行调整。

  对于初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经历一个适应和调整期。他们刚由高中进入大学,经历着角色的转变。高中时他们都具有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顺利考入大学。升学后,很多学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还些甚至感到学科知识同就业所需差距过大,基础知识实用性不足,因而不少学生未对基础课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降低了其学习积极性。就这一情况,生涯规划教学应对学生加强指导,使其认识到高数、英语等基础性学科对于其职业的重要性,使他们逐步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逐步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环境与学习模式,明确学习目标。

  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选择期,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及学习环境。因此,该阶段生涯规划教学应同素质教育有效结合,使学生了解未来职业所需具备的各类素质,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鼓励其利用各类活动,提高自我实践能力,积极展现自我,通过实践活动认清自己的优势及其同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对自己开展相应的职业测评,以此加以完善、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对于大学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处于职业定向期。该阶段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使其了解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指导他们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加强自我专业课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学习,鼓励其逐步提升自我就业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锻炼机会,使其认清同专业相符的职业领域,结合自我特长,培养同职业目标相符的职业能力,及时调整所定职业目标。此外,应通过各种拓展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其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对于毕业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职业分化期。这些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和人生角色的再次转变。此时,他们所积累的知识、所培养的素质、所锻炼的能力已经基本确定,多数学生对于自我毕业之后均都有了自己明确的规划。此时,可引导大家对所学经历加以梳理。一方面,对已确立的职业目标同实际是否相符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专项职业指导,还可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人士开展讲座,为学生介绍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使他们接受有关面试技巧的专业培训。此外,还应调动各方因素,为学生提供所需就业信息指导,同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联系,组织各种人才招聘会,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涯规划教学必须敢于挑战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学习,了解社会需求,逐步提高自我就业力,能够在当前有限的就业资源中主动出击,最终成就一份与自我未来发展相契合的工作。

  生涯规划教学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就业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