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打开学生数学学习的另一扇窗

sansa2025

  打开学生数学学习的另一扇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068-01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与设备对数学实验素材进行实践操作,从而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的一种数学教学活动。小学数学实验的提出与实行,促进了“做数学”教学理念的发挥,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全新的途径。对此,笔者从下几方面,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了阐述。

  一、科学选择数学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接触数学概念、定理、规律等知识时,不易有效理解,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降低数学学习兴趣。而数学实验的有效运用,将理论性、逻辑性的知识以直观化、形象化、具?w操作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亲身体验中对数学知识结构具有明确的认知,强化了自身数学思维,感知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而要想保证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作用的实质性发挥,其内容的科学选择至关重要。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数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科学选择[1]。

  首先,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行为多受情感的支配,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注重内容趣味性设计的可行性。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物体与图形认知”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实物实验”构建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的数学小实验,用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2]。在“数与代数”相关知识教学中,通过利用计算器、学生肢体语言等构建与“数的认知”、“数单位的理解”、“数的比较”有关的可操作性试验,让学生在亲身实践操作中,感知“数”,形成知识结构,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其次,可观察性原则: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在具体设计与实践中,应侧重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在经验操作与积累中,提升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因此,在数学实验选择中,应保证其内容具有一定的可观察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与“面积”相关的知识,则可设计具有可观察性的数学实验,教师准备不同规格与形状的卡片,通过边长为1厘米正方形进行比较性分析,或借助直尺进行测量与分割,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对“图形面积”具有准确的认知与掌握,达到教学目的[3]。

  此外,重复性原则:重复性是小学数学实验所具备的重要本质特性之一,尤其是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知识中,需要学生通过多次实验,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哪条线路最短”知识内容教学时,教师基于教学目标,即利用数学实验,掌握“两点中直线最短”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猜测、实验设计以及多次实验活动,对猜测结果进行验证,并得出具体结论,掌握知识,积累经验。

  二、合理配置数学实验材料,提升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对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物理等,小学数学学科的实验材料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原创性与易获得性,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吸引性、可行性与实用性。对此,教师在应用小学数学实验进行知识教学时,可结合课程内容需求,在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时,可进行就地取材[4]。例如,用火柴棒、牙签、包装盒、圆筒等事物替代教学中所缺的实验材料,或通过进一步加工与创作,配制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实验材料进行具体实践操作。不仅节约了成本,也增添了实验趣味性与灵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三、优化设计数学实验过程,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实验设计与实践时,应明确认知到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作为实验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小学数学实验方案,在小学数学实验中将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突出表现。并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引导,并加入到学生问题讨论中,促进自身与学生的交流,在适当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启发与引导,保证学生实践操作的准确性。例如,在“三角形”教学中,学生对三角形“角的性质”理解性较差,对此教师利用放大镜、三角板等实验材料,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并让学生进行小组操作,在操作中通过问题提问与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而言之,数学实验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现代化创新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数学运用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对此,教师应明确认知数学实验教学重要性,从内容选择、教学准备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打开学生数学学习的另一扇窗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