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从学生需求角度探索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sansa2025

  从学生需求角度探索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攻读该学位的在职人员具备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在本学科的全面素质上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即:具有较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以适应在本学科研究中大量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并为以后在英语方面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工程硕士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探索如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种形式,多方交叉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应该有两个目的:(1)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想学什么,需要什么,并科学合理的加以引导。(2)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而不仅是为完成任务,通过考试。本文将从工程硕士学生特点和学生需求角度对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学习状况及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近年来各高校每年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和在读人数都在增长很快。2011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达到13.9万人。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来源比较复杂,年龄层次不一,本科毕业时间有很大差距,诸多因素导致他们公共课和专业学习水平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为提高工程硕士教育水平和提高实际专业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1、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中,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听说水平最差

  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般已经工作四年以上,年龄较大,并且大学阶段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之后,除了专业英语之外很少再接触英语学习,外语水平相比大学阶段已经有很大的差距,与研究生英语大纲要求相差一段距离,并且对多数工科学生而言,英语本身就是老大难问题,所以入学后英语学习比较吃力,困难较大。

  2、写作水平较差,不知如何进行英语应用文写作,甚至不能表达思想

  大学阶段,学生英语写作学习局限于三段式的论说文,鲜有涉及应用文的写作。而工程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急切需要学习的是工作实际中的实用写作的需要,比如英文信函、英文摘要、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这些实际需要对他们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对英语学习投入时间少,重视不够

  工程硕士研究生都是在职攻读学位,这就避免不了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平衡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投入时间。据调查,多数学生承认除了课上有限的时间外,课外忙于工作和家庭,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学习英语,投入时间太少,重视不够。

  4、以精读教程为主题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多元化实际交际能力的要求

  传统的工程硕士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翻版,这类以阅读为主、带有重复性的英语课程又将研究生带回到语言基础训练阶段,从而浪费了教学资源及学习时间。语言学习的阶段性标志之一是教学内容的差异。国外语言研究者区分基础阶段教学差别是所采用的普遍方法是词汇难度阶梯以及课文难度指数。很显然,在工程硕士研究生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应注重语言能力向运用技能方向的转换,特别是应该提高学习者英语听说交际技能的培养。

  二、从学生需求角度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通识将科研最新成果引入教学。由于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应该在教学实际中更加注重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1、课程设置的改进

  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攻读该学位的在职人员具备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结合这一要求,我们首先应该摆脱过去照本宣科式的只重视精读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逐步开设应用文写作和实用英语写作类型的相关课程。由于工硕学生大多有实际工作经验,实用英语书信如申请书、推荐信、社交书信、公文书信等对大家更有吸引力。还有,非书信类的应用文体如电报电传、标识语、证明书、请柬、海报、广告、旅游指南及演说词等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东西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容易被接受的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的改进

  工硕硕士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接触外国人和外国文化的机会,因此,他们对了解外国文化和外国风俗习惯有迫切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比较多的介绍西方英语国家的概况,如人文、政治以及各种风俗习惯,这也能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修养,培养更全面的国际化人才。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就西方饮食习惯开设专题讲座,播放饭店英语等视频,使学生对出国如何点餐、如何结账等有基本的了解。毋庸置疑,这种专题课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3、教学形式的改进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工程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应该彻底摒弃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给学生创造应用英语的机会。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学生特点,着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锻炼交际能力。作者体会,课堂活动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能够使人产生“说”的欲望,即交际的欲望,就是说,存在一些需要学生通过交际找到信息、观点或原因的障碍,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2)重点在于信息交流,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该说什么而不是该怎么说上;(3)使用语言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4)能够鼓励学生创新,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结语

  工程硕士研究生学生具有不同于全日制研究生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其身在学校但是又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所以他们的英语学习更应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实际中不断发现、不断总结,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出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强的新型人才。

  从学生需求角度探索工程硕士英语教学模式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