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sansa2025

  浅谈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更是需要践行的原则,所以许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价值观需要努力去实现。如果将这个价值观放在大学里,放在大学生上,又该如何践行呢?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渗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社团活动等完整的生活当中,而不能与学校的完整生活相脱离。

  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意义。首先,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和谐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一个具有高觉悟和政治素养的人更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这一代在受到巨大的外来文化的冲击,更加需要一个核心文化作为支撑以至于不会被不良文化影响。其次,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塑造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偏激或者负面价值观的大学生一旦开始堕落,对于社会的危害性也许会更大。另一方面来说,全面培养大学生本身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宗旨。最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也是大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塑造的一个重要方式。

  然而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阻碍,比如在学校课堂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常出现教学内容空洞,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手段单一并且方向也不明确,学生只能理解成一个概念而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决定着未来中国希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国家理想,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远大理想,实现这一伟大理想靠的是凝聚全体中国人的力量,而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社??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更肩负着实现这一理想的历史重任。大学生能否担当起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而奋斗的责任,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追求,取决于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以社团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方向

  1.以社团活动为平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功能

  大学校园的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具有感染、渗透和熏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校各种课内课外的活动、有形无形的因素构成了校园文化氛围,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思想和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塑造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校园社团活动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环境,树立关心育人、示范育人的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主题教育活动,把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各类活动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净化校园精神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带头作用,形成群体认可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使学生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2.深入开展社团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实践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所在。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与最终确立,离不开社团实践。社团实践活动,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认识自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熏陶、认识的升华、觉悟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网络文化具有信息量丰富、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显著特征,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积极作用,运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教育的途径。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实现寓教于乐,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但由于大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缺乏足够的认知力、判断力和抵抗力,因而错综复杂、多样化的海量信息,将影响到大学生对信息的正确判断和选择。要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学习态度等,建立学生喜欢的覆盖面比较大的可读性、服务性较强的教育网站,在保证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趣味化、形象化,在学生触及的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扩大网络教育的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而通过社团活动以及通过网络上的一些教育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去接受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

  浅谈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