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sansa2025

  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提高,只有个体发展良好,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高校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其信息能力的高低将影响我国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如何提高他们的信息化能力,也成为高校图书馆教育服务的新课题之一。

  一、现代社会信息环境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资本、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已经逐渐被信息这一要素所取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拥有量和使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它可以转化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可为国家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规划社会经济、把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当今世界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各类学科层出不穷,相互交叉、彼此渗透,有时同一种信息内容会在不同的媒介载体中交叉出现,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人类知识信息的增长量为每5年增长一倍,80年代每3年增长一倍,到20世纪中期,仅科技信息的增长量就突破了40%,知识的老化周期也大大地缩短了。此外,信息的载体也多种多样,传统的信息载体主要是各种纸质文献,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信息载体,即电子信息资源。这种新的载体已经出现便显示出了其强大的优势,它的容量远远超过纸质文献载体,具有可复制性、可交互性、图文相配生动形象,检索更加便捷。例如:我们可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方法对所需文献信息进行手工检索和光盘检索、也可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检索、还可以进行高级的国内外联机检索。通过这种途径,人们各取所需,实现了无时空限制的信息资源共享。在这个大环境下,就要求我们每受教育者、特别是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具有丰富的信息储备,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必要性

  “信息素质”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靠思于1974年提出的,它是指具有获取各种信息的强烈意识,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技能和相关知识,拥有鉴别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我们这里所讲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三种。 “信息意识包含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3个方面。信息认知是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理解和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性的认知;信息情感是指人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信息行为倾向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是信息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1]

  信息意识教育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即对社会各种现象、观点、行为等方面,从信息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一般来说,信息意识较强的人,能够迅速、充分地从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为己所用、为社会所用,从而比他人更快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意识教育就是要让人们具有较好的感受力、洞察力和判断力。

  信息能力教育是指人们获取信息、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剔除糟粕、留存精华为己所用呢?这就需要有较强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不同,所获得的信息数量、质量和利用率都会有所不同,由此产生的收益自然也就不同。

  信息道德教育是指我们在获取信息和使用传播信息时应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用正确合法的手段获取所需信息,不对他人造成伤害,抵制和终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和使用等都是我们应有的素质。高校的大学生们,应该有良好的信息意识,理清信息、学习、科研活动三者的关系,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主动学习和掌握检索技能。

  三、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要把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搞好,需要学校具备良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所谓硬实力就是指学校首先要有丰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应具有检索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现代化设施,方便学生自由自助查询图书信息,为师生们提供一个“超时空”的馆藏空间,实现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最大限度地传递和利用馆藏信息,提高读者的知识储备量。在利用先进设备的同时,还需要有专门的信息检索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检索服务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检索方法,使之快速准确地查询所需图书信息,这是必不可少的软实力。此外,还需要提高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和大学生们的信息意识。毋庸置疑,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作为高校图书馆员,应树立“服务第一,甘为人梯”的思想、要有耐心和蔼的工作态度,通晓信息管理和服务的专业知识,熟悉馆藏情况,能够为读者提供准确便捷的服务。图书馆员必须改变老旧传统的观念,主动地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更新,从“单一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人才。

  我国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要低于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其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千人借阅率为近4700册,而我国图书馆的千人借阅率不及160册,可见我国国民信息意识的缺乏。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群体,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尤为重要。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是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性较强,这就需要图书馆提供充足的场地和设备,与院系共同承担。也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层次教学,可开设普通检索课和专业检索课等。还可不必局限于课堂授课这种单一形式,多举办一些信息素质方面的讲座,强化此类知识的普及。也可利用区域内联网和馆际联网的优势,为学生们提供网络文献信息的查询和导航服务,使大学生们能更快更准确地提高专业水平。

  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