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sansa2025

  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176-02

  当代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高校贫困生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贫困生由于经济上困难,生活上拮据,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带来的诸多压力,于是产生了自卑、焦虑、抑郁、孤僻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有的已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人格扭曲,行为极端,如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事件等等,对个人、对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成为让学校担心,家长揪心、个人忧心的一个群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需要,更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1 大学生健康人格及其特征

  人格是心理学中最为复杂的一个概念,它是由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当一个人人格结构的各个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人格分裂等。

  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的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是能够与变化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并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个性特征。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以下特征: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

  2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不良人格特征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既担负着经济上的压力,又承受着心理上的负担,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远远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这与他们的不良人格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良人格是与健康人格相对,但是还没有达到疾病状态的人格,在贫困大学生中,常见的的不良人格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家庭贫困产生的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贬低和否定。导致贫困大学生自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经济问题,长期在贫困状态下生活和学习,贫困大学生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衣着打扮等很多方面与家庭条件富裕的同学都有所不同,甚至差距悬殊,遂有自惭形秽之感。再加上对贫富差距现象的不理解、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不公正待遇、甚至是遭人嘲笑的经历都会冲击他们敏感、脆弱的神经。于是他们更加自卑、退缩、逃避、抑郁无助、悲观厌世,对社会和他人充满敌意,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2 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焦虑感

  “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沉重的学费负担已经让他们很难承受,每次打电话索要生活费都有一种沉重的负罪感,但有时却又不得不那样做,毕竟我读完大学需要有足够的生活保障。老师,您告诉我该怎么减轻这种心理压力?”贫困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大都是父母省吃俭用挣来的“血汗钱”,所以在求学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承载着整个家庭的期望,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奋斗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因为期望值过高,所定目标不切实际,而且很多问题也不仅仅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的,所以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使自己处于长期的紧张、焦虑等不良人格状态,严重的甚至对学习丧失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

  2.3 人际交往困难产生的挫败感

  贫困大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往往表现的比较内向、孤僻、自我封闭,不主动与人交流。表现为: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担心自己消费上的拮据让同学看不起,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比较敏感多疑,怕被误解、怕受伤害,于是独来独往、离群索居;总感觉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比较虚伪、不诚实、不可靠,不敢也不愿与其交往。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而社会性就要求人进行正常的交往,所以贫困大学生同样渴望融入群体,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但因为他们强烈的自尊心作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怕别人怜悯自己,于是极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们的真实情况完全相反,如有的同学省吃俭用穿名牌,借钱请客充老大。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其他的同学也难以与之相处,久而久之,陷入孤独、封闭的境地,产生深深的挫败感。

  3 高校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途径

  3.1 通过课堂教学及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心理辅导

  课堂教学是塑造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主阵地,人格教育必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变对贫困的看法,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不要认为贫困决定一切。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名人事例和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的事例来激发贫困大学生的斗志,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努力、奋斗,就可以改变自己贫困的境遇;只要他们大度豁达、宽容、诚实、就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国家、社会、学校对他们所采取的资助措施都是善意的,决不带有一点歧视性,缓解他们因接受资助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3.2 完善高校经济资助制度,解决其经济贫困   贫困大学生在得不到家庭经济支持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学校,如果获得了学校的资助,解决了高额学费,就会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可见,完善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机制,切实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是培养贫困生健康人格的基本保障。我国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设立了“绿色通道”,制定了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奖、贷、助、补、减、免”,这些政策的制定为贫困大学生顺利读完大学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但仍然存在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作为高校,首先,应根据国家、政府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将助学贷款真正落到实处,不让一个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其次,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奖学金、助学金适当向贫困大学生倾斜;第三,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既可以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又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有助于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3 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其能力,增强其心理素质

  社会实践是塑造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地。健康的人格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在实践中树立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在实践中建立的。因为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和封闭,他们很少与老师、同学交往,很少与社会沟通,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弱于其他同学,所以,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心理素质,锻炼其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人格品质。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健康人格

  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尤其是在有贫困生参与的社团中,要定期搞一些自助自强的活动,给他们提供一些宣泄内心情绪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认同。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贫困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乐趣,扩大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自卑,甩掉抑郁,舒缓压力,忘记焦虑,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

  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