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析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浅析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笔者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这几年也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他的整体数学成绩都会受到巨大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充分发挥估算的作用,挖掘估算教学的价值

  估算作为新课标重点改革添加的内容,自然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我们每个家庭要计划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一个商场,它的营业额是多少,它的利润如何,都需要估计。其实估算为判断计算器算得是否准确,孩子们口算、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也提供了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生活需要,渗透在点滴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估算的作用,形成先估后算再估检验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也经常进入一个误区: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估算方法的练习,而忽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其实我认为教学中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以及对学生估算方法的评价比交给他们估算方法更重要,学生的估算策略就是在老师的不断评价、分析中形成的。新课程强调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应重视对估算结果的分析评价,应结合生活具体情境,判断出估算结果和精确答案的大小关系,即“估大”和“估小”的问题。

  二、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强硬的理论、法则学习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数乘法中出现的两个错例:25×3=95,24×5=100,很典型地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算理的过程中,没有很透彻地理解乘法算理,关于乘法进位的数字该怎么处理学生是比较模糊的。再者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的两个错例:1.44÷1.8等于8,11.2÷0.05=22.4,也说明了学生对于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刻。要明白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意义。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两个错例:327-(27+75)=375,87×2÷87×2=1,都说明了学生对于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的错误认识。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特别是连续进位的加法,连续退位的减法,忘加或漏写的错误较多,这些都与儿童记忆不完整有关系。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在学生出错处加上评语导出错因,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马虎大意,还是哪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之后再将错题重做一遍,对正确的知识再次加深认识巩固。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进行自我反思,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记在本子上,并写出错误和改正方法。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的: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仅使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了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教师讲清算理,学生依理而行

  我们知道,如果学生算理不明,计算时必然出错,因为算理是计算的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在新授课上,教师一定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口述算理。如进位加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满十进一现象,然后教师加以概述,使学生知道“十进制”是自然数的进位方法,也是计算中满十进一的理论依据。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展思维发展的高度和广度,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方法的掌握,同时相信勤能补拙,多加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浅析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