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sansa2025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将学生看作主体。[1]

  一、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工作围绕学生展开,一切为了学生,具体体现为:第一,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以学生自身情况为前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足够的空间,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当需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来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教育学生转变为帮助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第三,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以学生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将学生需求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争取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2]

  二、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但是他们有很多自身的潜力和优点,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对他们的正常兴趣爱好或者个人特长给予鼓励,实现个性的发展,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老师帮助学生将来自学校的外部压力转换为大学生内在动力的重要途径。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我们在教育中更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这也是在进入社会前形成正确思想的重要教育形式[3]。新时期的教育更强调自主性,所以需要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主人地位,而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就是这种自主性实现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广大高职院校学子更是如此。

  三、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的实现路径分析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时常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4]。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实际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要任课老师的协助。目前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教课,而学生管理工作与自己无关。这种做法只会疏远学生和老师的距离,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所以需要专业课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视为主体是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表现,也是保证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的重要途径。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以学生为本是其重要方针,所以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树立这种理念。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主权是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方针的重要体现,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他们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保持良好地平等关系,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参与学生会和参加学生干部的竞选等事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来,因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现不仅仅需要辅导员的作用,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

  当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有一定的度,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不需要辅导员发挥作用,而是需要辅导员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各项疑问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

  3.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目标就离不开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因为辅导员是直接与学生接触的人员,他们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有着决定作用,所以为了保证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的真正实现就需要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政治、业务、作风等方面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以人为本理念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以前的教育管理转换为现在的引导服务,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长处,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服务,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氛围。

  4.建立和健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保障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现,就要有相关的制度作支撑,从而使得各项管理工作的展开有章可循,把学生的自主管理目标落实到具体。目前我国关于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还比较缺乏,并且现有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并没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编制,所以在实际运行中有很大的障碍。

  关于建立和健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应该加强激励方面的制度,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从自己的长处中找到自信,从而提高自己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激励制度在具体实施时也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取比较可行的措施,从而实现更好的激励效果,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标。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其以人为本管理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和健全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等,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学生管理。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以人为本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在他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提出的一个基本哲学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因素。其基本内容是:强调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并要尊重人的这三性,充分发挥人的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以人为本 做好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的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36-02 1 专接本简介 “专接本”全称为“在籍专科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是把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两者相结合,让高职高专院校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人本观念,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能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现如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在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风靡全球管理界。所谓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要求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其...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