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sansa2025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下面谈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学会自我反思

  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发展中的孩子,与他们切磋时既需要剪枝打杈,也需要浇水施肥。教育需要一种心灵的唤醒,面对学生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静心,静心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静心品味对待学生的种种方法,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并有更好的方法使之学得更好。只有当一位老师真正地反思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时,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找到属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二、以表扬激励为主,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每一个班级都有或多或少的学生在学习上不求进步,在课堂上人云亦云,懒洋洋的,对教师的提问似听非听,始终保持着“沉默是金”的神态,这样的一节课下来真正能扎实掌握知识的能有几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开启这部分学生的沉默的大门,我在班级内定下以表扬为主的教学基调,让学生在学习上看到希望,看到目标。我们事先制订规则,只要他达到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加分或书面表扬。

  三、利用表扬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年级的数学有了难度,为了提高本班的数学学习效率,我又进一步制订了数学解题表扬卡。我把每次的数学解题任务分成了几个小部分,这样便于学生得到100分,更为了让他们尝到甜头,继续跟着我的计划走下去。这样,凡积累到5个100分就可以换取一张数学解题表扬卡。虽说5个100分看起来不算多,但要真正做到却有一定的难度,这对于中等生以下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每个人的长项都不一样,总有一方面会有所突破。

  随着奖励的升级,学生对赞赏的渴求也会不断加强。表扬卡的魅力在大大提升,教学质量也将会事半功倍。

  只要我们不断地反思自我,不断地从过去的教学中汲取经验,不断地去吸收新的成果,用最真诚的心去面对我们的学生,我相信这就是最好的兴趣形成方法。

  我们在教育的沃土上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一直在为改变学生的命运而忙碌,当我们能够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抵御风霜雪雨,历尽风尘沧桑,仍然执著于梦想时,我们的生命与事业也会无悔于那一个个期盼的眼神。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