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小学音乐课堂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sansa2025

  小学音乐课堂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如何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取得最佳的音乐教育教学效果,一直以来是广大音乐教师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话题。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培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现结合多年来从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笔者谈几点体会。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小学音乐从中年级起逐步加入轮唱及二声部合唱,这样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唱歌兴趣与自信;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以及与他人共同唱歌的意识和能力;注意声音的和谐、均衡,并对指挥做出正确反映;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做到字正腔圆;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通过几年来不间断地培训和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效果不明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唱歌教学随意性严重,音乐教师对什么是正确的歌唱声音概念不清,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歌唱,以至于学生大多数是用大音量的真声去歌唱,有的甚至是扯着嗓门喊唱。另外,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学习歌曲的兴趣逐步降低,对课堂活动的参与也越来越被动,音乐教学开始远离我们的教学目标。鉴于此,小学音乐教学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歌唱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为目标,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模式。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学生在这堂课中反复演唱多次,在反复体验中,学生不只是依靠歌词去理解音乐,而是从歌曲的音乐旋律、速度、力度等诸多表现手段去体验、表现音乐,感受歌曲在内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通过粗唱、细唱、精唱,使情感抒发步步深入,让学生从感性的愉悦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层面,审美情感的进一步调动、激发,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审美体验。

  三、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学习兴趣,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习上的短时兴趣容易丧失其效能,当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后,如何保持并进一步增强这种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灵活运用课件,激发兴趣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稳定性与强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使学习时间更为持久,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四、趣味节奏训练,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每节课,我都要对学生开展听觉训练,让学生用耳朵去感知、用心去感受生活,让自己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在,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如钟表的嘀哒嘀哒;上楼时的嗵嗵嗵嗵;下楼时的踏踏踏踏,以及小朋友、老人、中青年人各种走路不同的节奏。例如二年级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我让学生模仿射箭、骑马和摔跤这三项蒙古族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如:嗖―嗖―、哒哒哒哒、嗨―哟―嗨―哟,来引出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让学生通过模仿这些动作和声音,准确的掌握这三种节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就掌握了节奏,而且很快学会了歌曲。

  五、运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将音乐的教学与童话故事的讲授相结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智力特征,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把相关的音乐作品编成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可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歌曲《小红帽》时,笔者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童话故事《小红帽》,并以歌曲《小红帽》为背景音乐。学生听着动听的故事及美妙的音乐,很快就进入童话世界,融入音乐教学氛围中,乐学善学,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可以将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对当时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的生平轶事有一定的了解,更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音乐作品,同时可以多方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总结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小学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学习新理念,贯彻新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现有知识、生理及心理特点出发,优化教学过程,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小学音乐课堂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现实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193-02 在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市场化、民主化的今天,学生享有 “消费者”应有的合法权益,渴望摆脱过去“管理者与被管...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

    1.引言 2013年,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经过正式表决,同意接纳中国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1]。这是我国工程教育认证起步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根据2015版专业认证指标“按毕业要求组织教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策略

    社会和经济发展,改变了学习的定义;学习概念的改变,又提出了对教育变革的需求。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从单一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现成知识,转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活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曾不止一次提到“主动学习”这个词。如,“化...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让七年级学生爱上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88-01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胜任能力框架构建与评价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深入开展,传统的评价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对学生能力框架的研究。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所接受的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只有与未来的工作环境相联系,才有助于...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