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sansa202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247-01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由于学生正处于树立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社会文化能够对其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随着我国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以及不断发展的全球化与信息化浪潮,对我国社会文化环境造成冲击。因此,目前学生群体正面对这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成为了影响其价值选择的主要动力,并且对其造成了巨大影响。尤其当代特殊的网络文化具有的开放性对极具好奇心、自我控制能力不高的学生有巨大诱惑力。开放性的信息带来有害信息泛滥,是其出现心理偏差与行为失范的主要环境因素。

  (二)家庭因素

  人与社会的最早接触点便是家庭,也是人类成长的开始。因此家庭的教育方式、文化氛围、教育态度等均会对学生群体的未来与人格产生影响。当代社会的多样性文化与变迁,使得绝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漠不关心或是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家长只关注考分高低,而忽视了素质教育,或是只局限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有的家庭由于成员的自身修养不够高,从而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三)学校教育缺失的人文关怀

  在学生的成长中,学校教育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校教育对升学率一味地追求,却忽略了对学生成长的引导。长久以来,学校的德育教育被人们作为统一学生思想的手段,其教育显得低效与滞后,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引导促进的作用,难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导致实际效率不够理想。

  (四)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导致行为出现偏差

  青少年身上具有幼稚性与成人感的双重矛盾,导致出现心理不平衡与心理冲突的局面。强烈的成人感使其具有独立意识,不服从权威不愿接受承认的意见,但是在内心中其又无法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因此,学生往往封闭自己的内心,但是又觉得寂寞与孤独,渴望获得他人的理解与关心。这样一来,其身上的自卑与高傲、反抗性与依赖性、开放性与闭锁性的矛盾心理表现突出,一旦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严重的心理行为偏差,甚至是精神疾病。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一)全社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民族的希望便是学生,其也是21世纪发展的主力军,学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在往年的两会中,代表委员多次呼吁教育部门及全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高度关注。

  部分人将应试教育作为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的根源。实际上,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促进升学率。如学校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生改革,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在日常课程中有效地融合心理拓展训练,做到以学生为本的心理辅导。如2003年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龙口中学,其在11年中升学率节节攀高。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其潜能。

  (二)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

  在社会竞争中,学生是否能够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其余如意志、奋斗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心理健康素质也极其重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其中,注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不能够将心理学常识进行照本宣科地讲述,而是需要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与训练。教师需要把自身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与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与抗挫折能力,减少由心理障碍形成的问题,促进其全面素质提高。

  (三)加强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作用

  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综合素质,首先便需要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双方需要在与子女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基础上,关注其心理发展,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关心子女的情绪与情感。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子女的心理变化情况,才能够为其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另外,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不断地提高与充实自身,经常参加有针对性的心理知识培训,才能够知晓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父母必须有健康的心态。要知道,榜样的力量往往巨大,很难想象具有不健康心理的父母能够培养出健康心理的子女。

  (四)提供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每个人的成长均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社会的节奏与复杂环境随时在对人的素质能力提出新要求,应试教育机制以及学习压力等客观现实,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加之许多阴暗低级的信息在社会中传播,贫富差距过大,不正当竞争等均对其产生了不良影响。目前,社会中的金钱万能论等消极观念使得学生缺失信念与扭曲人格。因此,国家需要对学生采取福利制度与保护政策,确保多方面力量集合加强环境发展,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