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初探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sansa2025

  初探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1.体育教师与中小学生之间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有学者就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状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也不尽人意。调查结果表明:认为体育教师“热情”和“较热情”的学生人数中,五年级小学生约为35%,初二年级学生约占23%,高二年级学生为30%;认为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中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态度“不太热情”和“不热情”的学生人数中,五年级小学生约为17%,初二年级学生约占21%,高二年级学生为14%;在对30名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中表明:30人均表示在体育课上学生与自己有过正面的不同程度的冲突。以上的数据反映出,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尽人意,师生之间存在着关系紧张、不协调,甚至冲突等问题。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加以高度重视。

  2.体育教师与中小学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形式

  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是经常发生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冲突多属“隐性”冲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师生间情绪、情感方面的对立或思想上的隔阂,一般不发生外部行为方面的直接对抗。譬如,当体育教师批评不当时,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满情绪,主要表现在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消极对抗行为的出现,这种消极对抗行为往往造成课堂气氛下降和课堂纪律松懈,或故意曲解教师指令等等。随着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关系的异常紧张,体育课上就会出现明显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

  3.影响体育教师与中小学生和谐关系的因素

  3.1 体育教学由于教学环境因素的特殊(主要设在室外),教学空间较大,学生身体活动的空间大,人际交往频繁而复杂,受外界的干扰因素较多,课堂秩序难以控制。此外,体育课是一种在运动中出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身体频繁接触的特殊类型的室外课,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和示范,而且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身体活动与练习。这就导致体育课往往容易出现学生捣乱、不听从教师指挥等现象,因此体育教师体罚学生便容易发生。

  3.2 师生之间对体育认识的差别而导致的冲突。由于师生背后的社会基础不一样,社会角色不一样,所以师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便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体育教师把体育课上升到作为学科的体育,而学生则对体育课认识只是停留在具有游戏特性的作为社会体育的体育,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学生上体育课关心的是如何能够在体育课上玩的尽兴,而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是学校素质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遵守课堂常规与基本规律,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于是学生不能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和成功,因此他们不仅会对体育课感到失望,而且也会在潜意识里产生对体育老师的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处理事情不当,就会直接导致冲突的发生。

  4.构建体育教师与中小学生和谐关系的途径

  4.1 注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

  一个优秀或成功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专业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具有全面而较强的专业技能,才能全面适应并顺利完成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任务。

  4.2 采取同课异构或选修制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采取同课异构或选修制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够改善体育教师与中小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消除中小学生学生的厌学情绪,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解决学生厌学的手段很多,学校要改变传统的自然班级的授课制为选修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来选择体育运动项目;或学校可以进行同课异构,激发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地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5.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协调技巧

  5.1 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个体差异,而在我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往往对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得不够。随着中小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增强,他们不甘于只是受控于教师,要求体育教师能平等地对待他们,理解并尊重他们。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转变角色,在体育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体育课上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5.2 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讲究语言艺术,注重与学生说话的技巧与态度

  在中小学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过激的言语和指示通常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学生的冷漠和对抗。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尽量地避免使用批评、挖苦、讽刺、及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并经常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言词,使学生情绪饱满,保持愉快的心情,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和练习。

  初探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以知识灌输为主、专业能力不强,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在校期间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本文中笔者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自我完善和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大和科技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冲击。他们作为一个最敏锐的群体,生活阅历浅,内心复杂,自控能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1 一、特殊群体的成因分析 特殊群体学生在日常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中不善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孤僻,缺乏主动性和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药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某医科院校药学相关专业2016年、2017年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2017药学及相关的3个本科专业2017年就业率比较起2016年来看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药学专业下降了13.65%,下降较为厉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64-01 我从教十年之久,当下我对兴趣理解是:兴趣是一种时间的积累,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更是一种潜移默化。说得通俗一些,任何人对某物或是对做某事...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团体辅导与学生党员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更是对全体党员提出了严格要求。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异常重要,传统教育方式弊端较多,学生不接受甚至排斥,效果不佳,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方式是当务之急。团体辅导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