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sansa2025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人只有学会、提高、依靠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只有被社会淘汰这一种结果。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猛,经济建设需要数量巨大的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高职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进步。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是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职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之一。体育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的教、学、练的交互行为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学中进行活动,一般总是由特定的情景构成的,同时这种情景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特意构建的,是某种社会形式的简化、浓缩。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可以增强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的适应能力,这将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

  1.顺应社会发展

  高职院校是时代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高职院校多数是由中专转变而来,不论是多所合一还是一所中专的不断升级,这些院校中的大部分师资条件都很有限,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够高、教学设备不够先进,同时在教育方式与管理模式上也都有着很强烈的中专特色。随着国家决定对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并没有忽视高职院校,他们也已经由之前的落后模式转变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高职院校,其教学理念也与普通高校一致,包括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的能力高低也反映了一所高职院校的实力强弱。因此,在生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最大筹码就是学生的处境,只有学生真正能从学校学到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去进入该高职院校学习。同时,只有高职院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有企业聘用学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学校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校发展的一件大事,更重要的这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

  2.高职院校的必修课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各级各类教育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我国教育和改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实用人才,这是高职院校的最终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密切结合该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进而可以使学生在工作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同时,高职院校的生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初中生直接上高职的5年制学生,第二、由高考直接录取的学生;第三,由中专升上来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年龄跨度也较大,教育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模式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模块化设置,教学计划要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来进行调整。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学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控能力、承受能力都相对较弱,如果不对这些学生进行完整的培养,对于他们来说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有很大的困难。

  二、高职院校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策略

  1.改变体育教学氛围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增进交流,发展师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由发表意见,创建民主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应具备相当的社会知识结构,在处理突发事件中应表现出应有的沉着与冷静,要注重培养学生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体育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规律,以便结合自身的体验,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身体练习和健身方法,从而在体育教学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根据学生特色,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来不断更新课程的安排,使学校的教学始终与社会需要保持密切联系。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色进行课程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比如,高职院校在体育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在一年级时,可以侧重基础技能,主要教授学习方法;在二年级时,可以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所学的课程;在三年级时,可以开设选修课,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可以选择上课地点与教授内容。这样一来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高职院校体育课其实是一个可创设的小型社会情景。在体育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角色分担,他们都可以感受到来自其他学生的情绪,都可以感受到社会的氛围。只有合作,才能凝聚更大的力量;只有竞争,才能更加充实自己。

  4.磨练学生意志

  在任何的体育活动中,学生都要经受身心上的双重负担,每一次都对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发挥了重大作用,磨练了学生意志,使其坚韧不拔。所以说,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增加可以磨练学生意志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在学生表现出消极的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引导,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认识到坚韧意志的重要,使学生在磨砺中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5.发展课外体育

  一般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安排为每周两个课时,而事实上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目标。所以,一部分的内容肯定要放在课外来做。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趣味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团体定期举行体育活动,完成自上而下的一体化锻炼活动,从最上层的决策者,到中间的领导层,再到最基层的执行者、参与者,这些都是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组成。同时,可以建立为因果的反馈活动系统,在无内外压力制约下展开,进一步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向前迈出一大步。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也在不断提高,逐渐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但对人才的培养是没有止境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逐渐修改授课方式与内容,使教学与实践不脱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发展学生情感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62-01 随着现代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和资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学校、社会、家庭都过分强调...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随着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须。此外,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工具,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学习英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用英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交流的目的,而这正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没有...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足球对中小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11-01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为了响应政策的号召,各地市中小学都纷纷将校园足球运动开展起来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中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从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无法提升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也就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这种情况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就体现了出来,对其...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培养小学生劳动意识,促劳动教育有效开展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服务社会的基本活动,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忽视劳动教育。只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那就得从基础开始抓,夯实劳动教育这块基石。我校是全县一流学校之一,一直以来注重素质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本学期学校成立...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论英语专业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英语作为一门交际的工具,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人们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