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方法研究

sansa2025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对于学生美术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和途径让学生去主体参与美术教学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依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以往的美术课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掌握一节课的节奏,而且从头到尾都是教师在讲,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很少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这就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上难以得到落实。基于此种情况,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可以主体参与的活动机会,如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最基本表现,当然,同时我们也给予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主体参与意识。

  比如,在学习《生长的植物》一课时,在授课过程中,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你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能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吗?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还有其他功劳吗?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还能让我们联想到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思考,之后进行回答。在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时,我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所画的植物的?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在讲课过程中,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课堂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全面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生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

  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全面体现,因为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实现生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全面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比如,在学习《亭子》这一课时,课前,我将学生进行了分组(4人为一组),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与本课有关的内容进行查阅和搜集,如,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中国的名亭等,并将查阅出来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课堂上,大家一起对整理的信息进行分享和交流,对中国的名亭进行交流时,我们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亭子的特点和作用。这样,通过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美术新知进行探索,并在课堂上展开交流,给班里每位学生都提供了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全面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体现。

  三、积极开展美术课外实践活动,体现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教学任务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和绘画技术,而是可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即让学生可以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与现象,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开展一些美术课外实践活动,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让学生体验到这门课程的魅力与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比如,在学习《房间的一角》这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房间随功能变化而设计的道理,懂得房间物体摆放中的主次关系的重要性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这样一项课外实践活动:放学回家后,对自己的房间进行设计,然后通过大胆想象采用添加替换的方式,用线描的方式画一画自己房子的一角。这一富有趣味性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同时通过学生对自己房间一角的描绘,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总之,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以此来推动学生美术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方法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