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sansa2025

  高校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尽管当今教育界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校中很多学生在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的时候,常常由于学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而导致了很多问题,这正好印证了俗话说的“一群人在一起是一条虫,而一个人却会是一条龙”的说法。本文重点分析了为什么中国高校中的学生很难进行有效的合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我国高校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原因分析

  1.1 未能清楚地认识到共同的目标

  团队合作意识主要来自于团队中的各个成员有着一个相同的目标,并且需要为之一起付出努力。因此,团队目标是激发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的重要因素。只有每个成员都清楚地认识到了彼此共同地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就会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然后鼓足干劲一起努力。但是,我国高校中的学生常常未能清楚地认识到共同的目标,难以有效的完成安排的任务。

  1.2 高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足

  当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集体荣誉感,缺乏集体意识,较少参与集体活动,使得学生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集体荣誉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责任感,增强学生团队内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1.3 高校学生之间缺乏信任

  学生团队离不开凝聚力,而凝聚力离不开信任,这种信任不是通常所说的相信,而是基于人性脆弱的信任。在一个充满凝聚力的高效团队中,学生相互之间要勇于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同时还要学会认可他人的优点,相互之间具有完全的信任,从而能够更高校的开展集体活动。

  1.4 高校学生的责任意识不足

  一个优秀的团队离不开队员的责任意识,因为只有每个队员都能负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才能共同为了目标而努力。但是,当前我国的高校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意识,相互之间未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使得集体活动难以按时保质地完成。

  1.5 高校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

  集体活动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一旦存在某个学生表现不够积极主动,就很可能会使得整个活动难以持续下去。因此,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承担应有的责任,按时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朋友。

  1.6 高校学生未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通常情况下,高校中的集体活动都是学生团队来组织的,缺乏老师和领导的有效指导,使得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未能及时得到解决,继而影响到活动的准备进度和效果。

  2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对策

  2.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人才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则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高校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体包括公民素质、道德品质、合作沟通、学习能力、审美观、健康水平和价值观等,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组织多种活动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有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来,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时也应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并强制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挖掘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在合理的分工之下,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3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成绩占比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和考核方式一般只是简单的笔试,单纯考核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缺乏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因此,高校可以把团队合作能力加入到最终的考核机制中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最后的考核方式以集体汇报考核或者小组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以激发学生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意识。

  2.4 明确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中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

  高校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足主要归因于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根据调查发现,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离不开对人才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该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向学生渗透“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的思想,激发学生自主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意识。

  3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学生缺乏足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高校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