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体育活动对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

sansa2025

  体育活动对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23-01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指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同时社会适应能力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而体育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在此谈谈。

  1.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随之,高效的工作节奏,激烈的竞争压力也对人们健康的体魄提出了更高要求。前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谈及学生体质的重要性时,他用了八个字来形容:体质不强,何谈栋梁。

  通过长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系统有效的体育锻炼可以加速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除垢纳新,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使机体具备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另一方面,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调节能力使各器官、组织的活动更加灵活、协调机体的工作能力得到高,从而使机体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快速反应速度。以此达到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的目的。

  2.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体育活动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进行互相沟通,促进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发展。素不相识的一些人经过一场竞技比赛较量后,因欣赏对方的技术而相结交,最后成为好朋友。

  3.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不但能够强健体魄,还能增强意志力。以及培养人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工作和生活中,多数情况下人们需要一种合作,需要有一种团队意识和团体荣誉感。在一个体育运动团队中,队员们知道他们也许并非是最快或最强壮的选手,但他们有其他人不具备的技能,他们懂得自己的和他人的特点,彼此欣赏,彼此配合,在体育运动中形成不可分割的凝聚意识,在这样的形势下,不但能够学会与同伴之间相互配合,还能训练自己的领导能力,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在团体活动中,计划谋略实施等操作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计划能力,这些锻炼的成果在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上会显示出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4.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促进作用

  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现实,因而也必然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发挥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其他课堂所不能代替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的观念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师也从单一的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角色转变,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既教书又育人,把培养健康有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要从童年和青少年开始培养。乐观的学生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体育活动可以通过许多激烈的竞争、对抗性的练习让学生经历一些"磨难""挫折",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提高他们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承受能力。

  5.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促进作用

  社会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体育活动,尤其是一些竞技性的体育比赛,都有一定的竞赛规则,而且还有一些参赛者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德约束,这是每个参与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公德。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就会在活动参与中无形之中养成主动遵守法纪法规、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很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经常性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身体,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提高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体育活动对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