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中语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sansa2025

  高中语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24-01

  1.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我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首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基本理论,文章学、阅读学等专业理论。这些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肥沃的土壤",而且还可以为我们打开"崭新的视野"。其次,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媒体的巨大变化,教育改革引入了新的工具,可以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如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应该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量,并且通过内部消化,运用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去。最后,还应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有了这些理论素养,我们可以明确创新教育的指导方针,可以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可以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应用科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知、意,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发展。在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认为,教师应用钻研的精神去掌握理论,用务实的精神去应用理论,用科学的精神去发展、创造理论。

  2.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主观环境

  教师在拥有不断创新的教学理念后,就应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使学生自己主观上就想创新,也敢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做练习,紧扣教材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就养成了叶圣陶所说的那种"不是习惯的习惯"。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3.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只有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才能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学方法要多变。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其次,有效充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学习《智取生辰纲》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看杨志等人物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此外,构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激趣――质疑――讨论――合作――创新"五步构成。

  4.扩展课外阅读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扩展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通过扩展阅读,将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语文课本的狭小牢笼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4.1拓展性阅读。拓展性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教学素材,通过收集与素材相关的各种材料进行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并不断反思的过程。如在《北京》一课中,在学完课文后,我适时地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描写北京其他名胜古迹的文章,以及大量有关古代与现代北京的图文并茂的材料,学生在阅读后不由自主地感叹"北京真美啊!"不用教师说教,学生热爱北京之情已油然而生。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有助于情感目标达成),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增长学生的知识,从而为实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双跨越创造了条件。

  4.2主题性阅读。主题性阅读指的是结合学校的主题活动开展的系列阅读活动,这种活动指向性强,有明确的主题。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引导学生阅读跟主题活动有关的书籍。这样的活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布置学生收集跟主题有关的材料进行阅读。第二阶段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可以是讲故事、手抄报展示和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如在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中,第一阶段让学生围绕爱国主义主题,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素材进行阅读。有战争年代的革命英雄故事;有和平时期的平凡的劳动者;有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等。第二阶段开展讲"我心中的英雄"故事比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导入新课,启发思维 数学学科就像一条铁链,一环扣着一环,其中的联系非常密切,学过的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如果能较好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导入新课,就能帮学生把知识化难为易,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新,并不很难,从而启发学生思维的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研究和探讨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制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制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还是图学教育工作者普遍研究的课题之一。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古今中外在科学技术上有所进步的人,除了有渊博的知识以外,他们还具有丰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商务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中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以大学生征兵为切入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4.041 Abstract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对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本文是在这种形势要求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多角度的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议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途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成为现今最为流行地及时传播媒介,用其独有地功能受到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追捧。微信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改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变化。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方式的多样化,微信已成...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