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sansa2025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为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并且将这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让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将学习主动权交予学生的重要体现。初中数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员,教师只有积极地创设一个和谐的数学教学课堂环境,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很好的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策略

  1.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取得进步的最大内驱力,只有学生具备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学习的主动性。对数学知识开展探究的前提是能够发现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初中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出发,大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之后,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为何在判别一个数是否能被2整除时,需当且仅当末一位数字能够被2整除?”很明显,经过数学教师的指引之后,学生便会进行大胆质疑,这样课堂气氛就会进一步活跃起来,学生学习兴趣很显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2.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性,是决定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的关键。学生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促进其数学思维,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有效转化,通过相关知识的迁移来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目的,产生正面效应。主动参与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起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对课堂教学的节奏、容量、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很好的协调控制,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时间,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是学生萌发的某些新想法,教师要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并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当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时,教师要通过相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要将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此外,教师还应该大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相关的讨论,让其发表不同见解,使学生能够在心理层面获得特定的安全感。[3]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三角形,然后再研究其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具体方法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好三根火柴并将其拼成三角形,然后使用直尺量出三角形各条边的长度,最后再回答三角形的定义。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任意三条线段是否只要经过首尾相接就能构成三角形?再让学生将手中的火柴去掉一部分,看其能否再构成三角形。在经过实际的实验讨论之后,学生会发现:当比较短的两根火柴其和小于第三条火柴时,其不能构成三角形;当较短的两根火柴其和等于第三条火柴时,其也不能构成三角形。最后,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下面的结论:当其中的任意的两根火柴之和在大于第三根火柴时,其才能构成三角形。

  3.注重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传授推理的方法、学习的策略以及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的过程。教与学本身就是一对有机统一的矛盾,教师应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过程,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对过程加以支配和控制,获得更多的自由。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从中领会出特定的学习方法,如在学习完一章的课程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实际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适当调节学习方式,进而提高数学解题思维能力。

  4.重视开放式数学教学

  开放式数学教学即是:强调个性与共性之间的有机结合,创设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情境,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布置多个层次的数学作业,采用多元化的数学评价形式,来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开放性、发展性的有机结合。[4]在初中数学的“简易方程运用”的课程教学中,就可以使用下面的开放式数学教学情境:小明用100元钱去文具用品店买学习用品,他发现学习用品店的笔记本是6元一本,签字笔是4元一支……在这样的数学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数学问题:①假如小明买2个笔记本与3支签字笔,其还剩下多少钱?②假如其买10个以上的笔记本是按8.5折优惠,那么其买12个笔记本还剩下度少钱?③买多少个笔记本与签字笔才能将其钱正好花完?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其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解决该问题,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设计问题,不仅是让数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还有效的实现了数学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更容易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重视开放式数学教学,只有有效运用多种策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

    作者简介:杜必莹(1975-),女,江西省吉安市人,讲师,本科,吉安师范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01...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

    引言 在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发展。然而,从当前初...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指从新的角度去观察、处理问题,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过程,是从多个角度、多个关系并沿着不一样的方向来思考问题,是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方面来寻找方法并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无止境的探索过程。“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法

    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群体,近年来就业压力逐渐增高,也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为了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必须从教育事业抓起。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各大高校重点研究课题。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结合当下国情及数据化发展情...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26-02 语文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其他学科有着特殊的影响意义。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语文不仅是掌握语文的知识,而是通过...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37 语文学科是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一门学科,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因此,学好语文对提升自身...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