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关于职业院校问题学生的解析与教育

sansa2025

  关于职业院校问题学生的解析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c)-0188-02

  今天谈论的“问题学生”,并非指前期教育的后进学生,我们所处的环境是职业院校。走在职业教育的路上,“问题学生”更为准确的被定为生理和心理都不健全的学生。他们对班集体的破坏力、对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力、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构成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是对于社会的和谐都是一个冲击。严峻的可以说随时有违法犯罪倾向的可能。

  职业院校的“问题学生”是由于家庭成长环境中的消极因素、社会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当前职业院校“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存在以下方面问题:其一,教育管理观念陈旧,教师一味教育教化工作,以试图感化。其二,工作重心不突出,教师往往容易把问题中心放在怎样期盼他们的改正,怎么的引导,而忽略了查找问题的本质,并且方法单一,保守等等方面的不足。其三,大多职业院校辅导员比较容易疏忽这样弱势的“问题学生”。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观念上正确引导、措施上切实加强针对性,进一步推进“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

  1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开始我们谈论了影响的因素很多,家庭、学校、社会等。其实“问题学生”的问题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统一体,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制约。

  1.1 客观因素主要来源于家庭、学校和社会

  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父母性格不和,造成离异;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使孩子成了留守子女;父母终日忙于生意,只管生活不管教育。有这样一个学生,聪明乖巧,从来不违反班级的规章制度,可却不爱和任何人进行交流,也绝不参与团体活动。是什么原因促使该生性格孤僻呢?通过调查得知:该生母亲因精神病早逝,父亲年过六旬,无劳动力,并且家中还有一位接受同等教育的弟弟,该生左手因年幼不甚遗落残疾无法像其他同学一样,一样自信的生活,这便是家庭给予的压抑,使他也成为了问题学生的一种。有时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指责,使他心理就变得更为扭曲,久而久之各种坏习惯也就随之而来。进入职业院校,并非自愿,而是为了给家长光脸,加之,管理模式的变化,又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就更加放松自己,原有的坏习惯也就显露出来。

  中国教育:成就人才的应试教育使部分学习好的学生进入了比较好的大学学习,给人们造成了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或是有问题的学生,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从一入校就产生了自卑心理。加之,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抵抗力比较弱的学生,导致他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逃课上网,既不上课也不回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是“问题学生”成因的客观因素。

  1.2主观因素还是在于学生本身

  刚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正值青春成长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心理变化最激烈,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他们对学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动机层次不高,方法不当,习惯不良,还会产生学习焦虑现象。这些学生在情感方面也出现了危机,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感情容易受到挫折,容忍度非常低下,表现为经常出走、打架、斗殴、自残、甚至轻生。更可笑的是,他们对于这一切都表示良好,表示满意。可见,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下,加之这些自私、懒惰的想法使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问题更多。

  2 “问题学生”的矛盾分析

  2.1 职业院校教育过分“关爱”与“关注”学生

  走入职业院校的教室,他们的纪律能力差,求知欲不强,厌学情绪严重,许多学生都是曾经在高中或者社会中的“角儿”。他们性格倔强,脾气如同火药桶,一点就着,有时甚至会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冲动。同学之间的小小矛盾会导致于拳脚相向,老师语言稍重一些便会引来师生冲突。面对这样的班级、学生,我耳濡目染的教育理论和优秀教育案例都会让我觉得宽容应该是缓解师生对立情绪的、通往学生心灵的一座桥梁。在实施管理工作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确实领略到了宽容的魅力,可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职业院校问题学生的情况之复杂,仅有关爱、宽容是不够的。关爱教育只能对问题学生起到收心的作用。但对于学校环境中的学生这个整体,仅仅关爱教育是行不通的,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生是学校的绝对主体,没有学生哪来的学校,没有学生老师教什么呢?可想而知,学生是天,老师是地,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本校相对于其他院校的优越性,无论是辅导员或者是任课教师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让学生信服,而不是一味的利用规矩和制度来强压他们,因为这样只会让学生心生厌恶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是“迁就”的关爱他们,但这样我们一味的关爱,实际就是一种放纵,这和施行学校教育的理念相悖而行,让学生从心里开始叛逆,开始对抗。

  第二,职业院校读书的学生自身素质相差甚远,有的是高考落榜,有的是严重偏科,有的是来学专业技术,还有的就是来混时度日。那么他们理所当然在自身行为规范方面是很有欠缺。如何针对问题学生的情况进行教育引导,我想仅仅关爱是不够的。学生中流传一句口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有时学校的常规管理对于这批学生就是一种压迫,考虑各种因素:无分数线、无“重头戏”、无安全保障,学校只能“关起门来搞教育”。“我们进的是大学不是托儿所,更不是监狱,我们要的是朋友并非保姆,更不是法官。”听了这些“呼声”我想我们太关注孩子了。给了他们太多的关爱,但方向错了。我们生怕他们伤着,反而让他们认为那些都是理所当然,甚至是多余。那么此时咱们何不来个雪中送炭。以他们要求来管理他们,严厉的要求他们,像对待正常的学生一样,松弛有度,在他们获得成绩的时候再给予适当地赞扬和褒奖,这样便平息了关爱教育在职业院校中“装腔作势”学生这一说。我们所需要掌控的尺度:是不要过分的“关爱”与“关注”这些学生,把他们一开始就给定了罪。认为他们素质差,成绩也不理想,甚至认为他们成不了大气候,如果可以,我们何不更加深入的去理解这些学生。找到他们的优点发展,同样也找到这些缺点严厉的根治。   2.2 职业教育没有完善深入教育,拔除问题学生的毒瘤

  一开始我们便说过对于“问题学生”。不再单一的指以前教育界中所界定的学习成绩差,不爱读书,喜欢惹事的孩子,这些问题都浮在表面,我们曾经也做过多次的探讨,基本已经找到了解决的而方法。我们今天必须要深入教育,探讨那些特殊的群体,职业院校中存在问题而导致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根本原因。

  职业院校学制三到五年,学历层次是中专、大专,那么可想而知,来到这儿的学生不是与本科院校擦肩而过,就是根本无心向学的人。他们如何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我们得安抚这些曾经受伤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重拾信心,指导他们如何在这新的环境里重塑自己,创造自我价值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解决他们身上不同的毒瘤,我们才好将之拔除,那么这颗毒瘤叫做――自卑。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个深信不疑的理念:那就是没有一个坏学生。

  2.3 职业院校教育惩罚力度未能立竿见影

  在如今,对待这些问题学生,职业院校大多数的老师都是以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处理他们所犯的错,其实我们都走进了一个大的误区,认为“教育”就总是“和颜悦色”“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甚至有些教育专家也常常“高屋建瓴”而又“语重心长”地教海每天和学生打交道的一线教师,要“说服教育”、要“宽容”、要“感化”、要“多讲道理、不能发火”等。还有的部分教师理解素质差是职业学生可理解的行为。绝大部分教师肯定还没修炼到面对具体的违纪学生或大批违纪的学生时能够做到“心平气和”的态度。但也请不要忽视惩罚,有时还得强而有力。决不能得过且过,否则会丧失教育的权威。

  3 职业院校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和对策

  3.1 端正教育思想,改变工作态度

  要搞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我们必须首先端正教育思想。长期以来,思想教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理念,教育一个人先从斧正思想开始。并且我们还要改变自身的工作态度。在思想和言行上慎重对待他们,注意言行,切不可因为基础太差或素质较低而歧视他们,因此,我们职教工必须根据“问题学生”构成的成因,认真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寻找教育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保持与他们的接触,与他们交朋友,充分了解他们,然后再耐心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缺点,使他们尽快转变过来。

  3.2 对“问题学生”要加以理解和信任

  要力争师生间的相互信任,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职校生虽处于成长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判断能力,自我意识较强,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就得先信任他们,不能有丝毫的鄙视之意,要多与他们接触、交谈,在了解中增强其信任感,在信任中加深了解,只有在缩短了师生思想上的差距,取得他们的信任时,才能了解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前提。

  3.3 对“问题学生”要加以赞扬和鼓励

  要赞扬他们,让他们树立信心。再不听话的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不能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职校生虽然不像小学生那样爱受表扬,但适当的赞扬对他们也不失为一种鞭策和鼓励,特别是当他们有了进步,哪怕只有一点,也要给予充分肯定,使其增强必胜的信心。要鼓励他们,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要使他们明白,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要他们多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组织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收获,获得成长。这无疑对他们的学习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4 营建良好班级气氛,创造优越育人环境

  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风气健康,学习风气浓厚,“问题学生”在其中也自会受到感染,在学习氛围浓厚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犯错的机会,甚至会受到良好风气的感染,慢慢约束自己。另外,可以多开展一些积极健康的活动。比如开展激情广场、学生联谊会、技能大比拼、五四文艺汇演、篮球赛等游艺活动。鼓励有能力的“问题学生”参与,让他们主持、表演,充分展示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许多闪光点,通过努力也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样做效果非常好,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大有帮助。

  教师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问题学生”聚集在班上,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他们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风细雨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或者几乎无效。孙晓云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所以说,教育的本身就包含了惩罚的因素。对待问题学生,我们的爱是广义的,真挚的,它既需要“和风细雨式”的关怀,也需要“重锤敲击式”的批评甚至适当的惩罚。更需要爱的眼睛。

  教育非一朝一夕也非纸上谈兵,教育是一项事业,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种,得用一辈子揣摩,而我们所在的职业教育比一般教育更难,他面对的“问题学生”群体之多。但因为我们选择,我们就必须不断思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面对这些新的问题学生,我们找出了新的问题。他们自卑,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不能放弃,要解析问题所在,找到诊疗方法。这样,每个人提供一个新的教育心得,教育理念,教育解析,教育才会不断地提高。其实有他们,有这些从古至今让老师们头痛的“问题学生”们,教育才完整,才更被人尊敬。

  关于职业院校问题学生的解析与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一、课前做出铺垫 小学语文教师头脑中都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学生的年龄小,掌握的语文技能少,课前预习的时候学生只会看看图片,大致地读读课文。而且课文中还含有许多学生不认识的字,这很可能会降低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以知识灌输为主、专业能力不强,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在校期间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本文中笔者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自我完善和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大和科技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冲击。他们作为一个最敏锐的群体,生活阅历浅,内心复杂,自控能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1 一、特殊群体的成因分析 特殊群体学生在日常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中不善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孤僻,缺乏主动性和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药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某医科院校药学相关专业2016年、2017年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2017药学及相关的3个本科专业2017年就业率比较起2016年来看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药学专业下降了13.65%,下降较为厉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64-01 我从教十年之久,当下我对兴趣理解是:兴趣是一种时间的积累,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更是一种潜移默化。说得通俗一些,任何人对某物或是对做某事...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