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sansa2025

  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56-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以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不仅仅推进了产业的升级,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状态受到网络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下面本文就从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出发, 对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1 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积极影响

  1.1 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局限于固定的空间中,其实现的主要途径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或者是到心理咨询室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咨询,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过于的单一,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摆脱了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教师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传播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健康和正能量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在多种途径中获取相关知识。

  1.2 满足了教学相关信息的需要

  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数教育知识的来源均是书籍或者是对教师讲授内容的理解,大学生在想获取特定的心理知识是相对较为困难的,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R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去查询自己所要了解的特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信息,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实现一个有效的整合,在极大的范围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内容,满足了教学过程中对更多信息的需要[1]。

  1.3 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

  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对心理健康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很多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并不愿意与身边的同学分享,更不愿意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以及匿名性,在大学生倾诉和发泄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相关网站或者是空间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掌握,并及时给予正确的疏解,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2 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消极影响

  2.1 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种信息和资源均涌现在大学生的面前,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大学生造成了思想和心理上的迷茫,很多大学生并不能在丰富和繁杂的信息资源中正确找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信息。同时网络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大学生可以隐匿自己的性别、年龄、种族以及社会地位,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将自己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导致大学生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着法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2 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任务

  互联网+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学生可以放肆的发泄自我,面对各种外来的新文化,而学生在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时并不具备良好的选择能力,因此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需要肩负更加繁重的教育任务,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相关内容,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网络文化,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3 影响着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实施

  互联网+丰富网络的信息资源,大学生的选择性再一次加强,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大学生自主的选择优质的网络心理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网络信息和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有效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就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避免不良的网络资源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3 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1 构建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各个高校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监督机制,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信息氛围,同时高校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设置一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也应该将网络上一些具有先进代表意义的资源进行整合,剔除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信息和资源,让学生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更好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对“大学生情绪与调节”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情绪对大学生学习、健康以及生活、他人、人生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让大学生指导如何正确地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之后让学生进行相关网课的选择,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网络课程,更加深入地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并丰富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3.2 将网络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具有现实心理健康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更加深入,教育也具有一定的持续和连贯性,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掌握,并结合教学内容给予循序渐进的针对性指导。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将网络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充分展示网络教学优势的前提下实现现实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与教师沟通和交流,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

  例如,教师在对“气质”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将网络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融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运用显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气质的相关定义、分类以及气质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之后通过网络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属于的气质类型,并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掌握气质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3.3 ??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机制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效应该为大学生营造和创建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估机制,以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高校应该组织具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教师组成一个研究团队,以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为基础,紧密结合互联网加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并建立一个可以有效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机制,通过大学生一系列的表现以及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以便及时的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

  例如,教师在对“大学生挫折心理与调试”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的对创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评估机制进行运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以及心理防御机制,在课堂授课之后让学生登录网络心理评估机制,让学生通过评估机制中的相关问题来评估其心理状态,看大学生是否存在挫折心理,进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造成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在互联网+环境中充分的对各种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运用,构建一个新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也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进行完善,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