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关于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sansa2025

  关于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促进初中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初中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我国初中教育的目标之一。初中数学逻辑性强,是培养初中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科目,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取得很大的成就,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常见的教学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初中数学成绩的提升。这都归功于教师的指导及学生的自学。

  一、培养初中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教学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革新,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多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都是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难以扩展,自学能力越来越差。因而,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初中生的自学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学生能知道自己对数学知识哪个部分不懂,可以及时请教;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措施

  1.培养初中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数学教师在给学生传递自学的意识之后,要教授他们自学数学的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自学意识是自学策略的基础,学习策略是自觉学习意识发展的载体,两者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一张简单而一目了然的表格,贴在自己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表格的内容可以包括为什么学(动机)、如何学(方法)、何时学(时间)、学到什么(学习结果)、在哪儿学(环境)、与谁一起学(社会性),学生可以依据这些问题自主学习数学,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受到鼓励与自我监控,还能让学生在盲目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并随时查看自己的学习效果。

  2.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教学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积极有效地开发初中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效地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很好地让学生共同合作,共同进步,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学生按照成绩的优劣进行搭配,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能很好地观察自己或是同小组的成绩情况。当教师布置任务或是讲授完成之后,先在小组内进行检查,如果学生有不懂的题目可以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请教,相互学习能消除一些学生羞于向老师请教的心理。

  3.利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学

  直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自由选择,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在课后也会模范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自学。例如: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等。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感性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对数学更加充满兴趣。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即教师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并在纸上画出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然后将其剪下来,并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观察和讨论,总结出自己的结论。之后遇到这类题目,学生就会在课后自己尝试解决。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身的参与性,更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而言之,加强初中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改变,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自学是一个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相关的研究依旧匮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全面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比较难的,这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大关注力度。

  关于初中数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56-01 前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种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迅猛发展。在人们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体会

    初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二者密切联系,而其中最好的联系方式莫过于生活化教学。 数学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数学现象都是在生活中出现后,继而引起数学家的兴趣,继而深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