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高校肥胖学生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sansa2025

  高校肥胖学生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摘要]文章运用综合体育教学干预的方法对肥胖大学生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减少肥胖学生体重、体脂,促进身体成分的合理化;降低血压;增强肺活量和心肺功能水平;提高肥胖学生的爆发力、上下肢及腰腹力量,特别是学生耐力素质水平有良好的作用。教学干预前后运用SF-36量表对肥胖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实验组所测健康状况各维度分数都有所提高,除活力维度外,其他维度分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简介]张凯(1978-),男,天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体育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天津 300222)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120-02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肥胖学生的比例在2000年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多,学生体质、运动能力状况呈明显下降趋势,肥胖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能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采用综合手段对高校肥胖学生进行了体育教学干预,通过综合干预加强肥胖学生有关体育锻炼知识、健康饮食知识的学习,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促使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为针对性地增强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和运动能力水平,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一、研究对象

  抽取我校06、07级80名肥胖学生为研究对象,男生40人,女生40人。男生平均年龄(19.58±1.43)岁,平均身高(1.76±0.11)m,体重平均值为(88.21±7.69)kg;女生平均年龄(19.40±1.62)岁,平均身高(1.62±0.09)m,平均体重为(74.73±4.72)kg。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收集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为本实验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2 问卷调查法。运用SF-36问卷在教学干预实验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率100%。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问卷经过10位专家检验,一致认为有效,选择20%的研究对象进行重复调查,复测信度相关系数均大于0.70,有较好的复测信度。

  3 实验法。(1)对实验组研究对象进行体育教学干预,包括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教学干预,每周两次的体育课外教学干预,每周一次课外理论教学干预。干预期16周,每4周为1个阶段,共4个阶段,对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不进行任何教学干预。(2)课上教学干预每周1次,每次2学时,对干预组体育课上加强慢跑、跳绳等有氧练习。技术练习中加强跑动技术练习,加强学生身体协调性与柔韧性练习。体育课外教学干预每周2次,每次2学时由教师指导干预组研究对象一同进行练习。课外教学干预主要以慢跑、健美操、球类等有氧运动项目为主,将上下肢、腰腹部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练习内容融人课外教学中。课外理论教学干预每周1次,每次l学时,进行有关营养学、减肥运动处方、合理饮食、保健学等有关知识的学习。(3)运动强度的控制方法,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通过心率的控制使研究对象的运动强度达到实验要求的水平,运动强度基本维持在:靶心率保持在120~160次/分。运用博能心率表FS2C对干预者心率进行实时监控,便于运动强度的掌握。(4)干预期共有4个阶段,每个干预阶段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血压、心电图等项目进行监测,及时掌握研究对象的身体状况,确保教学干预过程的安全。

  4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数据以(±s)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 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肥胖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经过对实验组学生16周的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数据对比显示(见121页表1):实验组学生体重、腰围、臀围指标数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2 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肥胖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成分数据对比显示(见121页表1):实验组学生BMI指数、体脂百分比数据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3 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肥胖学生身体机能、生理指标的影响。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机能、生理指标数据对比显示:实验组学生肺活量、台阶实验指数与对照组所测数据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4 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肥胖学生运动能力的影响。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能力数据对比显示(见表2):实验组立定跳远、实心球、仰卧起坐、50米跑成绩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5 教学干预实验前后研究对象健康状况分析。实验前对研究对象所测健康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了分析,生理职能维度得分最高,总体健康维度得分最低,女生在此维度出现了不及格现象,说明肥胖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较为担忧,女生对自我健康的走向比男生更为担忧。精神健康维度得分也相对较低,说明肥胖学生精神压力比较大,情绪压抑,心理主观感受强烈。从活力和社会功能维度看,肥胖学生对自身精力和疲劳程度的主观感受相对比较强,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活动数量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学生性别上看,男生各维度得分状况都略好于女生,肥胖女生健康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维度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3可见,教学干预实验后,实验组所测各维度分数都有所提高,与对照组各维度分数相比较除活力维度外,其他维度分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四、结论

  第一,采用综合的教学手段对肥胖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干预,目的是通过有氧运动干预,提高肥胖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实效性。通过理论教学干预,增强体育锻炼方法、健康饮食,食物营养知识的学习,促进肥胖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通过医务监督保证教学干预过程中的安全性。综合体育教学干预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对于增进肥胖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能力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综合体育教学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肥胖学生的体重,降低体脂含量,减小身体的围度,改善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增进了肥胖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了心肺功能和心血管机能,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实验组女生胸围数据变化相对较小,经研究分析与两种因素有关:(1)与实验干预过程中,针对上肢练习选择项目不当或练习质量监控不到位有关。(2)与上肢练习进一步促进了女生胸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关系。

  第三,综合体育教学干预提高了肥胖大学生的爆发力、上下肢及腰腹力量,特别是学生耐力素质水平有良好的作用。为肥胖学生良好的体育活动习惯养成提供了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同时提高了肥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自信心。

  第四,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于增强肥胖学生的健康水平有着很好效果,但SF-36量表所测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三个维度得分依然较低,需要体育工作者和肥胖学生自身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干预前后总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维度得分都很低,是影响肥胖学生健康的主要原因。从条目上看总体健康维度主要表现在:我比别人好像容易生病、我认为我的健康状况在变坏。精神健康维度主要表现在:心理不平静、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做事情不振作。因此,提高肥胖学生的体质水平,增强对健康的自信心,通过适当的心理调节,缓解精神紧张和低落的情绪是提高肥胖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高校肥胖学生体育教学的新思路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以知识灌输为主、专业能力不强,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在校期间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本文中笔者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自我完善和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大和科技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冲击。他们作为一个最敏锐的群体,生活阅历浅,内心复杂,自控能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1 一、特殊群体的成因分析 特殊群体学生在日常学习、社会交往和生活中不善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孤僻,缺乏主动性和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药学及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某医科院校药学相关专业2016年、2017年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2017药学及相关的3个本科专业2017年就业率比较起2016年来看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药学专业下降了13.65%,下降较为厉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64-01 我从教十年之久,当下我对兴趣理解是:兴趣是一种时间的积累,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更是一种潜移默化。说得通俗一些,任何人对某物或是对做某事...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团体辅导与学生党员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更是对全体党员提出了严格要求。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异常重要,传统教育方式弊端较多,学生不接受甚至排斥,效果不佳,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方式是当务之急。团体辅导是具有独特优势的教...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