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途径探讨

sansa2025

  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途径探讨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心理危机也在大学生群体中凸显,究其原因不过是受外界的影响和自身的自制力弱。因此,沟通协调与心理辅导,是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和能力。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处理学生心里危机教育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是指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面临巨大的曲折与坎坷时,使学生的内心无法承受,自身又无法处理、难以解决,导致学生的内心无法平静与内心无法适应,继而产生思维与行为发生紊乱,进入一种失调的状态,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使学生自身无法忍受,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反应。

  (二)特点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是指事情发展活动变化中的状态、状况,随着一定条件而存在,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的特点,将相对应的危机事件进行考察,进而对危机的本质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重点处理。具体的表现如下:

  1、隐匿性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一般是埋藏在学生心底的,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由于社会与家庭的影响,内心深处隐藏一定的心理障碍,当大学生受到伤害刺激时,就会引发心理危机,从而影响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

  2、突发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处理期、解决期。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往往是突然发生的,一浮出水面,便可能瞬间形成翻江倒海之势。

  2 高校辅导员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现状分析

  (一)学校与家长的原因,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校园生活

  高校的大学生刚迈入校园,难以适应校园的生活与环境。因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很容易致使学校,忽视指导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使大学生的心理容易存在一定的危机。部分大学生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一直以来都被父母娇惯得十指不沾阳春水,以及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致使大学生踏入校园后,由于原来优越生活的享受,导致大学生无法适应新校园的生活。由于大学校园的学习制度,与高中时期的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别,一些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常束手无策,焦虑不安,日积月累极有可能出现烦躁、紧张、疲倦失眠等心理危机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独立意识增强,如何与周边的同学和睦相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之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和原则,难以与别人愉快相处,没有知心朋友,造成过分委曲求全等,长期如此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孤单、苦闷、缺少支持和关爱等痛苦感受。由于大学生的性格障碍问题,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危机。大学生交际困难,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危机。

  (三)新的学习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在踏入新的学校时,都要面对与经历新的事情、人物、环境等历程。每年刚踏入学校的新大学生,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往往造成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使大学生忽视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而渐渐地对学习失去兴趣,致使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失衡等问题。由于大学生缺乏心理危机事件的常识,对自已心理失衡等问题没有及时察觉,长期如此任由消极的情绪自由发展,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失落、忧愁、紧张、恐惧、痛苦等心理危机。新的学习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多是负面的状况。因此,大学新生入学后,高校的辅导员要非常细心的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大学新生渡过心理失衡的关键时期,让大学生成功拥有正能量。

  3 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途径

  (一)做好危机事件的预防措施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与学习期间的良师益友。高校辅导员要经常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地关心了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近况,教导学生学会倾诉,遇到特殊的状况要告知辅导员,和辅导员一起来面对,通过辅导员的梳理与分析,从中减轻自己的压力,并从困境中走出。辅导员还应指导大学生自己学会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首先,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并指导大学生对生活不要抱有悲观的情绪,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当生活与学习中出现问题时,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接受现实,了解人的一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挫折和不幸,然后用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最后放下问题,从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并能化悲痛为力量,学会善待自己。如,时常教导学生接受危机干预,重新塑造人格,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改造自己的心理缺陷,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提高自身沟通、协调能力

  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高校辅导员还应该树立服务的观念,强化自身形象与心理辅导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沟通协调能力。辅导员提升自身素质与增强心理辅导能力,是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的关键。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心理辅导素养,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更好地履行职责。如,在工作中,认真掌握好沟通协调的方法,在沟通协调中,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并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时机,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恰当地运用语言能力,理顺学生消极的情绪。进而营造情境,融洽沟通与协调以及把握时机、巧于沟通与协调。

  (三)增强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

  高校辅导员要具有危机处理意识,辅导员要全面收集大学生危机各方面的资料,应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形成危机事件调查研究,并从中总结经验,作为制定危机处理方案对策的依据,以及从中制定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方案,辅导员要认真领会危机处理方案的精神,做到既忠于方案,又能及时调整,使原则性与灵活性在工作中均得到充分体现。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力求果断、精练,从而增强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如,从大学生的立场出发,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做出相关的心理辅导方案,并帮助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做出相应辅导的短期计划,短期计划应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能真正的受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提高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4 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平时要阅读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以及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中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从而更好的辅导与帮助大学生渡过心理危机,教导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

  高校辅导员提高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理能力的途径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