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如何运用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sansa2025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如何运用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课堂提问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每次发问必有所作为,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发、引导学生思考。英语课堂提问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既然以培养思维为目的,那么,教师应明白所提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哪一种品质,或者明白用什么样的提问去培养学生思维的某种品质?

  一、不同时机的提问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堂英语课有多个时间段,如阅读课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在这三个时间段中,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内容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时机赋予问题不同的思维培养功能。但人为的安排经常被意外的事情干扰,所以生成问题变得很常见。下面笔者将从读前设问、读中设问、读后设问和即时设问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运用不同时机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读前设问,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通常情况下,学生拿到一篇文章之后会看一眼标题,然后马上开始阅读。这时学生的思维是肤浅的,因为他们对标题不加思考。而我们教师往往会先让学生根据标题猜内容,为接下来的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打下基础。由于课前根据标题猜测了文章的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始终围绕主旨思考每一个细节,因此他们的思维是深刻的。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第1单元的阅读文章“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为例,在阅读文章之前,笔者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学生猜测说:文章可能涉及琥珀房的构造、历史、何时丢失、为何丢失和谁在寻找它等内容。学生将标题分解为“寻找(in search of)”和“琥珀房”(the Amber Room)两部分,然后展开想象和推测,突破标题的表层,其思维呈现出一定的深刻性。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学生围绕着标题思考每个一细节的本质含义与作用。例如,当学生读到琥珀房的豪华装饰和历史时,他们会将其与琥珀房的丢失联系起来。因此,课前的这一提问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了深处。

  2.读中设问,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没有十全十美的文本和作者,因此,挑战原文和作者成为可行的事。教师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文本的语言和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囫囵吞枣。我们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而不在于苛求学生提出的观点要超过原文和作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第5单元的阅读文章“Elias’ story”为例,文本从Elias 的视角讲述了 Nelson Mandela 的故事,赞扬了其英雄品质,这与标题似乎不符。因此,笔者在学生归纳出文章主旨时,大胆提问:Who can suggest a better title for the passage?有?W生回答:The great man I respect most。笔者表扬了这个学生,因为这个标题更为直接明了。学生在思考和回答这一问题时,思维的批判性得到了发展。

  3.读后设问,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当学生读完全文,了解了文章的语言、信息和结构等后,他们往往会达成共识。教师可抓住时机提问,培养他们的独创性。再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第5单元的阅读文章“Elias’story”为例,当学生读完文本之后,笔者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Elias?有学生说他是勇敢的人,有学生说他是讲义气的人,有学生说他知恩图报,但是也有学生指出他行事鲁莽。这些说法虽然依据的都是 Elias 曾经由于受恩于 Nelson Mandela 就不假思索地参加 Nelson Mandela 的组织,并参与后来的炸楼行动,但是他们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完全是独立的,他们并没有人云亦云。

  二、问题链和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单个问题对单个学生”的提问方式是英语课堂上最普遍的,或者说它已成为一种模式和英语教师的惯性。笔者以为这种模式不能完全解决学生思维的培养问题,而问题链是对其很好的补充。问题链是基于某种关系的问题组合或被连续使用的单个问题。

  1.层层设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最好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层到深层。教师还可以先设计一个总括性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分解为若干难度较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回答”。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不能一开始就提出抽象或涉及本质的问题。这犹如一开始就将孩子扔进大海,让他/她学游泳,结果是孩子没学会游泳,而把命丢了。但教师提问必须回到抽象和本质上来,否则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得不到培养。

  2.快速变更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快速变更提问可以是快速变更问题的某一部分。其“快”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其“变”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3.同一问题,不同对象,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教师连续对多个学生提出具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并事先要求答案必须互不相同,只要课堂环境合适,学生的创造潜能到最后就会得到挖掘,虽然刚开始可能只出现某些简单的求异思维。这种“问题链”虽然只有一个问题,但由于它对多人连续提出,产生的效果会有极大的差异,因为有创造性的学生不喜欢重复。

  三、教材中的好问题和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我们提倡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预设和生成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因为只有教师才真正懂得学生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但是,提问是一个大课题,教师还得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教学资源去补充自身思维上的不足。

  教师的课堂提问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品质。但是,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极其复杂的事情,教师对此应做全面的准备,包括对学生的准备和对自己的准备。

  浅析高中英语课堂如何运用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1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高职高专临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5-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它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促进了教育公平,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的人文关怀,值得各高校有关人员广泛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一、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仅限于在毕业生中展开,一般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解读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和进行求职指导等,而对于大三、大二阶段的学生,学校则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工作,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和领域也比较茫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74 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维持健康体魄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种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79-02 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在党员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