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sansa2025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经过十多年的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等有了较为系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知识教学,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知识传授。但是反思长期以来我们的知识教学现状,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了大量的具体性知识,却没有得到智慧的启迪、能力的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一、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

  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化学知识也不例外,知识也许可以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获取,技能也许可以通过重复训练的方式掌握,但科学思维却只能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而科学探究则被认为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要在化学学习中采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1.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化学知识再生产的过程,在“做科学”的实践中感受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2.科学探究还为学生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材,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形成结论等的探究过程中不断经历比较、分析、推理、抽象、判断、归纳、概括想象等思维过程,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科学探究”往往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生活入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不断证实或证伪,才能不断获得知识、创新知识。

  4.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方式,它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随意杜撰,更不是没有根据的无端猜测,而是一个集认识、理解、回忆、分析、推理等过程为一体的复杂的想象思维历程,进行猜想与假设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想象能力。

  二、运用类比和模型进行启发式讲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和提高思维想象能力

  化学是从原子和分子水平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要求学生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构成,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1.对于微观粒子,由于学生缺乏生活基础,在教学中要创设学习情境,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启发学生去感知和想象,形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逻辑顺序。如,用苯分子、硅原子图片和“原子操纵”技术说明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透析扩散溶解现象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去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分析变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复原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运用类比讲解的方法,如通过原子与乒乓球、乒乓球与地球体积的相比,形象地揭示了原子的体积很小;通过原子核与蚂蚁、原子与体育场之间的类比,形象地揭示了原子核体积很小而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学生很容易想象这些常见的事物,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学生也学会了类比的方法。

  3.运用教具模型,结合课本上的模型图进行启发讲述,引导学生建立原子与元素符号、分子与化学式的联系,通过对模型的拆分重组,学生很容易地就接受了化学反应中的分子的可分、原子的不可分、原子的重新组合和新分子的生成。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把模型或模型图、分子、化学式、物质、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联系在一起,实现微观本质形象化,这样学生就可以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实物、模型、图表、标本、化学实验、幻灯机、投影仪和多媒体的配合运用,尤其是多媒体超强的“仿真”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在模拟实验、模拟物质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中为学生提供

  了生动的、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宏观现象生动化、微观本质形象化,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加工、组合、改造,以形成具体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来源,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学习能力,使学生进行自主建构学习,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现状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029-01 高校学生的档案是大学生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大中专院校录取之后的学生档案,其是干部人事档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187-02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高校音乐欣赏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 02-0100-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3-02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教育改革提出的重要战略...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在防范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高校是当前社会的核心部分,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高校汇集了一群热血有志向、有思想的青年,高校历年来是引领社会和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场所,当前环境下,高校是最容易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地方,高校群体性事件,主要是高校受国内及国外形势、高校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卓越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的国家经济政治高速发展着,对于人才的类型越来越倾向于全面化、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在此情况下学校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是卓越计划开展的前提,并且贯穿其始终。当前学校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缺乏政治思想教育,在卓越模式下必须改变...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