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以人为本下高职学生管理体系点滴谈

sansa2025

  以人为本下高职学生管理体系点滴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41-01

  1 以人为本高职学生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体系完善与否,与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水平密不可分。科学的管理体系的建立,能大大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保证日常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

  1.1 倡导学生本位,以学生为主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一直被视作学生的基本行为准则。一方面,这体现了我国作为文明古国,长久以来积淀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教育历来侧重“教师本位”,而非“学生本位”。前者强调教室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容易束缚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倡导?W生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教学需要。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体系,正与学生本位的观念相匹配。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摒弃了惩罚性的管理方法,比如当有学生迟到早退、违反课堂纪律时,以人为本的管理者不会简单粗暴地施行记过、通报甚至强制退学等处分。当然,以人为本不意味着放宽管理,而是管理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管理中处罚得当,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总之,以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

  1.2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不只着眼于学生的违纪行为,还应鼓励学生的正确行为,通过奖励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创造一堂有价值的课程;在课余生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用于组织有意义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而非流于形式;在学校的各项考核制度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体现在制度的制定应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提取学生代表的意见,让制度充分反映学生的想法,在学生中更具有影响力。此外,学校的各项制度、活动等,还需要综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只有人性化的考量机制和决策,才能可持续发展。

  2 以人为本高职院校管理体系的构建存在问题

  2.1 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以人为本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但管理人员作为这一体系的主要实施者,尚未拥有强大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比如在理论学习方面,管理人员对“以人为本”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只是机械地执行学校布置的任务;在执行能力方面,管理人员队伍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将学校的管理理念有效地进行,存在拖沓、敷衍等问题。例如,许多高职院校规定辅导员或班主任应定期与各个学生谈话,交流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和反馈,关心学生的生活等。但是谈话的频率和深度有时仍有欠缺,难以达到真正理解学生的目的。

  2.2 管理手段不能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各个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在实际的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做到结合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管理。其实,失去时代性、忽略个体差异的人本管理,已经不能称之为“以人为本”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不能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会让学生的自我发展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

  3 以人为本高职学生管理体系构建的路径

  3.1 强化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随着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增强,管理人员队伍的水平也要不断提高。一方面,要吸引优秀的学生管理人才,保证管理制度的合理制定、有效实施、高效执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注重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对学生心理了解的能力等,聚集既懂得管理、又了解学生的管理人员;其次,完善强化学生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管理方法的学习与培训,各个高职院校之间能够经常交流心得,借鉴有益经验;最后,赏罚并重,时刻注重考察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能力,对于既能管理好学生、又能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人员,应将其工作经验和方法介绍给其他管理人员。

  3.2 深入了解学生的合理需求

  高职院校要想提升学生管理水平,不能脱离学生的意见而进行。在构建学生管理体系之前,应注重提取学生的意见,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收集意见的渠道可以是网络、热线电话、投票等方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合理建议;还可以是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议,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管理制度实施中的不足。总之,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办学、高效办学的讨论中来。

  以人为本下高职学生管理体系点滴谈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