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儒家文化融入高职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sansa2025

  儒家文化融入高职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16-01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必须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既能胜任某种职业,又能促进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高职医学生的职业从一入校就明确定为和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伟大使命。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更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但现实往往不容乐观,目前的情况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欠缺。所以,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外,更应该用代表人文内涵之一的儒家文化作为准则,贯穿到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部分高职院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深层层面仍然处在尴尬和无奈的境地。一方面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技能表现出浅薄的崇拜和赞美,另一方对支撑其背后的人文精神表现出隔膜和冷漠。如此,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等种种现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水平尚好,但缺乏爱心及责任感;抗挫折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团队精神及换位思考的角度。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古至今,对个体具有教导、规范、约束、平衡的作用,影响和造化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促使社会协调、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起着准法律的作用。众所周知,儒家的教育以弟子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相比于理论上的知识,更加注重弟子们在德行和智慧方面的培养,突显了古人人文主义的教育模式。医学院校如何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提高医者的认识水平和加强医风医德的建设,构建和谐医疗人机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儒家“仁爱”思想有利于培养医者的“仁术”之德

  “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中庸》中所记,孔子解释“仁者”为“人也”,可见,“仁”在儒教文化中被看作是做人的根本。而孔子的“爱人”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爱亲,即爱有血缘的人,另一层爱没有血缘之亲的众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仁爱”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了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行动指南。传统的中国医学深受儒家思想“仁爱”的影响,把“仁爱”作为行医的目的,从而有了“医乃仁术”的说法。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间普遍缺乏信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部分医务人员对患者缺少情感关怀。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疾病之痛,还应该在心理方面对患者有所理解、安慰、关怀。这就要求医者要拥有“仁爱”思想,视患者如亲人,从患者角度出发,关怀同情患者。如此,医患关系一定会和谐。作为未来的医者,医学生更应该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提高人文素养,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帮助人、爱护人,只有学会推己及人并拥有仁爱之心,才能济世为怀,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二、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医者的“济世”情怀

  儒家拥有一种“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重义轻利、豁达开朗的态度。“君子喻于义”,“君子以义为上,忧道不忧贫”说明儒家提倡的用心求道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如儒家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这种重义轻利,重贡献轻索取的思想,对于医者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医学也强调“以医济世”的行医宗旨。为此,行医应有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能博施济众,一心赴救,廉洁行医,认识自己职业的神圣和崇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服务,全身心投入医学事业,精研医术,不断求索,救死扶伤。这样才能做到济世大众。

  三、儒家人本思想有利于培养医者的“人命至重”的思想

  儒家文化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最宝贵的,应该懂得珍惜和爱护。《孝经》中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礼记》中所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无形之秀气也”。意思是生命是天地给予人类最高的恩赐,是最宝贵的。荀子也曾说过:“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由此可知,儒家文化十分强调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关切,体现出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这样的人本主义思想应该很好的融入高职医学生的教育中,使学生们意识到儒家文化中的这种人本主义思想与医者的“人命至重”是一致的,是息息相关的。

  现实中部分医者对病痛和死亡已经不以为然了。为此,医者应该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作为高于一切的神圣职责,并且在这种职责的指导下,克服内心的“自我、小我”,把病人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肩负的责任,时时刻刻站在病人的角度,以“大爱”之心,践行高尚的医德,帮助病患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将儒家文化融入高职医学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仁爱、重义轻利及人本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品格。作为医学生,更应重温和学习经典,在实践中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修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医”。

  儒家文化融入高职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