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现状及对策

sansa2025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现状及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些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令人惊讶的是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除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机制的不够完善、专业设置的不合理等客观原因之外,大学生的就业定位出现问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定位的含义

  就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根据这两层含义高职学生就业定位可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喜欢做什么(主要包括兴趣、价值观等)。二是自己适合做什么(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天赋才干、智商情商等)。三是自己擅长做什么(主要包括职业能力倾向,比如言语表达、逻辑推理、数字运算等)。四是自己能够做什么(主要包括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就业定位准确,在定位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很从容地去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二、高职学生的就业定位问题现状不准的现象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毕业生都希望找一个好工作。但脱离实际的,期望值太高的,往往难以实现;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并不能达到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能力上的缺失也造成了就业上的尴尬;不愿到基层工作又浪费了很多的就业机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为普遍。当前,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一)就业观念传统

  由于当今时代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态势,这些多样化的产生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判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判断,同样也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毕业生认为,上了大学就要想办法捧个“铁饭碗”,一心要找一个认为稳妥的工作,把单位的性质看得过于重要,一些学生在就业中甚至表现为非国有事业单位不去。还有一些学生念家情节严重,不想离开父母,只想在生源地就业。还有一些大学生盲目追求专业对口,非本专业的工作不干。

  (二)“有业不就”趋势日益严重

  面对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快速攀升,同时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需求量也在减少,大学生就业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完全成为一个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决定了“无业可就”的事实客观存在。目前,“有业不就”现象也日益严重,学校把用人单位请进来开招聘会,学生却不愿意去应聘;很多学生挑三拣四总觉得在等等后面会有更好的单位,不愿意很快就把自己“嫁”出去,这是典型的“不缺岗位缺定位”的表现。

  (三)学生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中小城区就业

  就业期望值与就业实际情况的强烈反差,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与社会需求尚有一定差距。我国高职教育历史还比较短暂,经验比较缺乏,高职教育基本上都属于专科层次,因此高职学生受学历层次、知识层次的限制使得使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用人单位提供的也大多是从事技术应用、生产组织、工艺实施、各类管理及具有较高技能的操作人员职位。相当多的毕业生,不愿意到中城市,欠发达地区就业,不愿意到西部去就业,怕苦怕累,希望一步到位找一个体面高贵的职位,不愿意到基层岗位去锻炼。即使勉强去了,也是自视过高,不愿从基础工作做起,眼睛只想盯着管理岗位,普遍认为如果自己就职于较低的职位,体现不出自己和一些中专生甚至民工的区别,对不起自己多年的学习。

  三、帮助高职学生准确进行就业定位的对策

  (一)不断转变观念,合理自我定位,正确树立求职目标

  一方面学校应该帮助高职生明确当前所学专业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引导学生全方位地获取职业需要的动态信息,了解各种职业的性质、任务、待遇以及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并让高职生了解将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能力结构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通过对自身条件的分析,对比总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再结合对社会需求环境的分析,了解自己所处位置,充分认识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不断地转变观念,迎接挑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从而正确树立自己的求职目标。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达到目标的方案,最终得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加强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一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的就业新势,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调整择业期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毕业生必须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力求做到准确定位,理智选择,教育学生求职时不要一味地追求体面的职业,过分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盲目地寻找报酬高的职业,片面地强调“专业对口”。树立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是就业,到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独资企业工作也是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同样是就业的思想;树立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到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的思想。采用“先就业再择业” 的方式先落实自己的就业岗位,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如果将来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再“跳槽”。

  当大学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成为大众化教育的时候,国民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但怀揣大学毕业证书的高职学生们并没有顺应社会变化及时对自己的社会角色重新定位,还沉浸在以往作为社会精英的良好感觉中。大学就业难,宏观上的原因当然是僧多粥少,可微观上是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所以,当代高职学生一定要不断地转变就业观念,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充分认识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就业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求职目标,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浅谈高职学生就业定位问题现状及对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析高职学生入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已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入党愿望强烈,但他们入党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普遍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的政治理论知识缺乏,政治素养不高,导致他们政治信仰容易发生变化,影响他们先锋模...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任务,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职业教育的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市场需求的高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注重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为企业生产与发展提供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学生的上岗就业为工作导向,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大量的技术人才,所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的技能竞赛的意义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是为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展现院校师生风采,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产教结合而进行的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的赛事。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分析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一、赏识教育内涵 赏识教育是以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强化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为目的的教育方式。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43-01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从紧张、封闭的高中生活跳出来,进入相对自由、开发的大学校园;从父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中走出来,投入到相对...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