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实践思考

sansa2025

  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实践思考

  一、闲暇教育解析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闲暇主要是人除了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工作的时间、工作往返时间、家务时间、养育子女时间之外的,可以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学生的闲暇时间主要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除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活动(例如上课、实验、实习等)、完成教学培养计划的活动(例如作业、复习、预习等)、满足基本生存的活动(例如吃饭、睡觉等)以外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般分布在课余、双休日、寒暑假,其最大的特点是自主性。

  闲暇教育的宗旨在于让学生通过对闲暇时间的利用而获得某些改变,这种改变会在情感、态度、信念、知识、技能、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通常发生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中。那么,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理念,传授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和技巧,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获得发展,并形成有价值的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成为一个生活愉快、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的人。闲暇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拓了空间,促进了大学生身心、个性、交往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与实现。

  二、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树立科学的闲暇意识

  正确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与闲暇意识关系到闲暇时间的利用率,马克思认为,闲暇时间之价值在于娱乐休息、发展智力。也就是说,闲暇之价值在于在人得以充分的休息与娱乐的同时,在精神上掌握世界,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全年在校时间为280天左右,除去双休日与节假日,只有190天,也就是说,闲暇时间占全年天数的48?,而大三大四课程安排更少,闲暇时间能达到50?以上,所以,大学生必须认识到闲暇时间对于自身发展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的闲暇意识,让大学生学会妥善安排闲暇时间并制定计划,然后进行实施。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思想课等形式,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意识。

  (二)培养闲暇教育师资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闲暇教育亦是如此。首先,作为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拥有积极、正确的闲暇意识、知识、技能,并熟悉闲暇教育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引导大学生树立闲暇意识,掌握利用闲暇时间的方法。

  其次,利用职前与职后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针对教师个个性特征,培养不同类型的教师。师范学校是培养师资的重要场所,可以把闲暇教育理念融入到师范生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中,与此同时,重视知识培养,除专业学科知识外,应掌握先进的教育知识、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知识、相关新型学科知识等。在高校中,可以设置闲暇教育教研室,对进行全校教师,尤其是专门从事闲暇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也可聘请专家进行讲座,互动学习,交流闲暇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

  (三)开设闲暇教育课程

  闲暇教育课程是为实现闲暇教育的目的而开设的课程。闲暇教育课程的实施主要有三种:1.设立学科课程。把闲暇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授,制定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也应多样化。2.挖掘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往往隐藏在其他的课程或生活中,是一种非正式或潜在的课程。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班级风气、教师的教育方式等,都涵盖着隐性课程的教育信息,学校需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如教室的设计方格、校园活动、班级活动等,使学生在休闲的气氛中乐学、好学。3.闲暇教育活动课程。主要是通过活动获得,如体育活动课、艺术课等各种以实践为主的活动,通过一些活动,对学生的闲暇能力及闲暇技能进行培养与训练,引导其感受亲身体验的美好,课程的重点在于活动性,在于使学生主动参与与体验,活动越是丰富多彩,大学生思维越活跃。

  (四)营造融洽的闲暇气氛

  高校要重视建设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融洽的闲暇氛围,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形成闲暇意识,养成闲暇习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校园文化。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存在于校园中的,是大学生进行生活、学习必须的设施,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充裕的自习室、图书资源、运动场地等。精神文化是以意识形态存在于校园中的,主要体现在全校师生身上,例如校园内的学风、学术氛围、师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等,学风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术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有重要作用,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制度文化是以各种规章制度等形式存在于校园中,制度是校园秩序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制约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制约着大学生的闲暇活动。

  (五)大学生自我闲暇教育

  如果说以上是外因的话,那么大学生自我闲暇教育就是内因。闲暇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自由、自主、个性,那么大学生本身就是闲暇教育的主体,闲暇理念与思想必须得到大学生的认同,且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理念与思想,才能实现真正的闲暇教育。在闲暇教育中,大学生必须发挥主人翁作用,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能力与闲暇活动结合起来,自主安排闲暇时间,选择不同的闲暇方式,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闲暇时间能够高效度过。

  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宗旨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闲暇意识与态度,培养其积极运用闲暇时间的能力,最终高效、自主的进行闲暇活动,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得到全面发展。

  大学生闲暇教育的实践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现状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029-01 高校学生的档案是大学生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大中专院校录取之后的学生档案,其是干部人事档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187-02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高校音乐欣赏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 02-0100-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3-02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教育改革提出的重要战略...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在防范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高校是当前社会的核心部分,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高校汇集了一群热血有志向、有思想的青年,高校历年来是引领社会和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场所,当前环境下,高校是最容易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地方,高校群体性事件,主要是高校受国内及国外形势、高校管...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试论卓越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的国家经济政治高速发展着,对于人才的类型越来越倾向于全面化、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在此情况下学校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是卓越计划开展的前提,并且贯穿其始终。当前学校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缺乏政治思想教育,在卓越模式下必须改变...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