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sansa2025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1.“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自于“微文化传播”,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延伸,是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成果。“微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被动接受文化的情况,提升了人们的自我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施以影响。在这种文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微文化传播”为契机,将“微文化传播”服务于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现实背景相脱节的情况发生,从而将“微文化传播”作为当今社会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1]

  2.“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功能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进入到人与网络共存发展状态,在“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推动高校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下,高校学生不仅是数字化产品的使用者,更是数字化便利的体验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载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微载体”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变的特点,其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方式,将高校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对高校政治教育有着极为强劲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运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舞台,“微载体”的运用,给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其本身精炼的内容与快捷的传播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符合高校学生的“口味”,对高校政治教育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2]

  3.“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思考

  (1)端正思想,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在当今形势下,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的从业者认为,以“微文化传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新载体是“小打小闹”,是赶时髦。也有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从业者视“微文化传播”为洪水猛兽,认为其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的建设工作。还有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从业者表示欢迎“微文化传播”成为思想政治的新载体,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将二者进行结合。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开创新的政治教育方法,促进政治教育“微载体”活动的展开。一方面,政治教育的展开要紧跟时代步伐;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应通过全局谋划,以促进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应用。

  (2)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中“微载体”的运用必将为高校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为政治教育带来跨越式的大发展。在这种形式下,高校应以新形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促进其本身发展。高校应本着明确导向、凝聚引领的方式使高校政治教育更有活力,以创新实践的方式提高“微载体”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态。

  (3)以新业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政治“微载体”虽然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其本身文化的多元化、观念的多样化也对学生的“三观”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制订一套制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保障,以更好地促进其本身的发展。为了实现新业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虚拟环境,将“微文化传播”的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微文化传播”趋势的形成已不可阻挡,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微时代”背景下进行政治教育,并以“微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种较高的能力水平要求,围绕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首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为一名在普通中学任教的数学教师,回顾这十多年来的教学经历,用同行的话可以概括为:“教得最苦,分数最低”。我总结了一下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思维性强的学科,而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数学虽然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不过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员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批准号:2013SJD880018)、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SZZD2011010)...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169-05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广受关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1-01 所谓创新能力,它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最终获得良好创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提出问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日益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趋向专业技能型、实践拓展型方向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如下:...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