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管理方法

sansa2025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管理方法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着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并对传统的一元性思想政教育提出了挑战。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还是有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功利心变重,甚至可以说是唯利是图。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促进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

  1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实现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必须对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并提炼出问题,提出对策。

  1.1价值观趋向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期正是我国社会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社会宏观层面的价值观急剧变迁,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和渗透是深刻的。其价值观从形式到内容都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群体分化和地域分化非常明显。相当多的大学生否认单一的价值标准,他们虽然对社会所倡导的榜样、典型持肯定态度,但并不是都将之作为人生的唯一楷模。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社会现实的适应和反映,但有时也存在程度不同的价值混乱,主流价值观与低级庸俗,非理性,甚至腐朽的价值观相互交织。

  1.2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及民族未来十分关心,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大学生普遍认识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培养和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这些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表现为公平、竞争、效率、自立、诚信。这些时代特点鲜明的思想意识很容易为青少年所理解接受。

  1.3价值观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的时期,他们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来自各方面的思想观念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因而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自身心智的不完备,加上一些不良媒介的肆意渲染,会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产生负面的效应,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化。另外,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内心是“自相矛盾”的。很多大学生常常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又难以绕过求职现实及物质的诱惑。所以,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这反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不稳定,如果在适当的时机加以有效引导,必然会对其产生积极影响。

  2当代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一些价值观误区

  2.1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处处为自己着想、只顾自己利益,不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小团体主义、狭隘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2.2拜金主义的兴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认同并接受金钱至上的观念,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2.3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

  近年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享受、高消费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理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错位,开始出现了“哈韩族”、“哈日族”、“追星族”。

  2.4诚信缺失,缺乏责任意识

  诚信是每个人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但当代大学生在诚信方面的表现是很令人担忧的,考试抄袭之风在校园蔓延,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屡见不鲜,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此外,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尤为严重,表现为在简历中提供虚假材料,如伪造证书、编造社会实践经历等,在面试中自我拔高,对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还有一些人随意毁约,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3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管理方法

  3.1高校辅导员专业性有待提升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一个辅导员管理多个班级的现象很普遍,管理能力的不足,一般会采用借助部分高年级的学生管理低年?学生的管理方式。这种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显得有些薄弱,管理力度不够,价值观引导能力不强。高校应采取措施扩大辅导员的数量,提高辅导员管理质量,加强辅导员管理能力培训。同时提高辅导员招聘门槛和工资待遇,对辅导员工作采取指标量化,辅导员晋升需参考管理指标。

  3.2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形成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的价值观引管理长效机制

  家长作为子女人生路上的重要角色,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当孩子在思想和行为上有异常表现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干预,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良好素养、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对引导大学生积极进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首先,家长要不断充实学习,用最新的理论观点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其次,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最后,家长对大学生在校生活的关注与监督,对大学生的学习和价值观健康发展十分关键。建立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多方沟通机制,多管齐下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

  4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时代特征明显,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比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极端的个人主义等。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建议形成一种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的价值观引导管理长效机制,更加有效的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文章按照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思路,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管理方法进行了简单论述。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家庭教育,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多方协作,多方参与,落脚点是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和成长。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管理方法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

    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主要表现对人的尊严、命运的维护、价值的追求和关切,是对我们人类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珍惜,更是对人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塑造和肯定。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核心内容,更是衡量一个...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种较高的能力水平要求,围绕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首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为一名在普通中学任教的数学教师,回顾这十多年来的教学经历,用同行的话可以概括为:“教得最苦,分数最低”。我总结了一下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思维性强的学科,而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数学虽然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不过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员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批准号:2013SJD880018)、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SZZD2011010)...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169-05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广受关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1-01 所谓创新能力,它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最终获得良好创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提出问题...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