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

sansa2025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0-0328-01

  作者简介:顾宇(198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希(1988-),女,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陈鹏(1987-),男,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

  随着大学生员数量的增多,高校正逐渐成为共产党员新的“革命摇篮”。但在新时期,各高校在大学生教育培养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加以改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思想为大学生党员立德修身以及高校党员教育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范围受限

  当前,各高校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主要是针对于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那些在入校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在校期间未能入党的学生大多时候都被排除在教育对象的范围之外,使高校党员教育培养受到局限性,也遏制了部分同学入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实际来讲,不论是否已经入党,都应该作为重点教育对象,拓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范围,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形式单一

  各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学生党员的教育以党校课程和党支部大会集中学习为主,通常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发言讨论的形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学生兴趣不足,参与度不高,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教育环境不佳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功利主义化倾向日益严重。浮躁、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等消极思想对当前大学生党员的道德、诚信和廉洁思想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校园文化中传统文化所占比重较低,文化环境的建设有待加强。因此,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至关重要。

  二、利用传统文化,发挥教育价值

  (一)加强党校课程建设

  党课是对高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有效地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党性培养”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形成教学主线,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诠释共产党的党性原则,用最有民族意蕴的形式和风格去诠释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慕课”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带来了新的途径。可以建设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党校微课,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有选择性地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形式,“微型党课”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大学生党员所关心的话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党员身边的事例,有利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转化为大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

  (二)深挖传统文化教育之精神

  在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深挖传统文化思想价值,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探求其中之精神。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思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魅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孔子关于“忠义”的道德思想,孟子提到国家时的“浩然之气”还有汉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都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此外,一些经典的诗文、著作中也都展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向学生宣扬这些经典,可以加深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民族精神的独特体现。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袭,大学生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时缺乏判断力,民族文化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必须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教育内容,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学生党员社会实践

  儒家思想强调“行”的重要性,“君子学以致其道”、“行义以达其道”,“学”目的在于“行道”,通过“行”才能使“道”变为现实。修身的目的不但是通过“学”获得“知”,更重要的是“行”,通过亲身实践,去锻炼去成长,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中庸》中曾转述孔子之言:“力行近乎仁”,可见孔子又特别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各高校除了依靠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党员的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成自身的道德认知,并通过实践将自己的道德意识表现出来,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使学生做到思想和行动上都要真正入党,做到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种较高的能力水平要求,围绕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首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为一名在普通中学任教的数学教师,回顾这十多年来的教学经历,用同行的话可以概括为:“教得最苦,分数最低”。我总结了一下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思维性强的学科,而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数学虽然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不过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员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批准号:2013SJD880018)、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SZZD2011010)...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169-05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广受关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1-01 所谓创新能力,它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最终获得良好创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提出问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日益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趋向专业技能型、实践拓展型方向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如下:...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