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强化学生“说”的策略

sansa2025

  小学语文课堂强化学生“说”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17-0036-0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说”。

  一、说词语,理解课文

  小学生刚刚进入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文化的学习阶段,要理解一篇课文的意思,首先要对字和词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不懂的词语要标注出来,查查字典,以达到初步理解。再结合全文的意思,串联阅读,从而掌握全文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要有检验,如教学《颐和园》,教师要对课文中涉及的词汇进行提问,例如:“金碧辉煌”、“神清气爽”,可询问学生这两个词的意思,只要他们说出大概意思即可,再翻翻词典查阅标准的解释,以便深化理解。教师让学生应用这两个词语造句,大家都参与,直到正确为止。根据学生的造句解释词汇在句中的意义,让大家相互探讨。

  二、说内容,概括课文

  在小学语文第二、三学段的教学中,练习概括文章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上老师常会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却很少有学生能概括准确,就是因为他们对课文的内容概括缺乏主动思考,也缺少充分表达观点的机会,所以才造成概括能力低下和语言贫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在课堂上自由表达和概括内容的机会。例如,对故事性的课文进行内容的概括,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5句话总结,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待能力逐渐提高后,要求用3句话甚至1句话概括,抓全文的关键点,直接找出主旨和中心思想。对于概括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的课文,可小组探讨,集思广益。

  三、说理解,总结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和总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比较难的环节。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体会,不但包括对文章中好词好句的感悟,还包括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结构的梳理以及情感的表达。在这方面不能低估小学生潜在的理解能力,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对文章表达的内容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学《颐和园》时,针对文章的一句话“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滑过”而不用“划过”?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联系文章的下一句话“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的描述来理解,用“滑过”就像溜过一样,让人感觉小船行驶很平稳,“滑过”更为形象。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来分析,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周恩来铿锵有力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需求,还是也能像周恩来那样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起来,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而奋发读书呢?从而加深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生平的了解,将课文所学联系并应用到我们当今的生活中。这才是教与学的真正目的,教育的高明之处在于让学生耳濡目染,使其能力与素质得到提升。

  四、说问题,质疑课文

  只有能对所学知识、课文提出疑问,才能证明学生具有吸收、思考、质疑的学习能力。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善于质疑,培养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提出质疑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受到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很多小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不敢质疑,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积极质疑。例如,在学习《观潮》一文时,学生可以提问:为什么潮水到来时先听到声音,要过一会才能看见潮水?这样逐渐引发阅读兴趣。针对这些疑问,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尽量全面地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才能较圆满地解答学生的问题。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势必降低学生的学习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增设一些说故事的环节,让学生自由表达,可以针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叙述,也可以针对文章表达的思想进行梳理和概括,或者对文章中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质疑以及自己的看法。总之,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想、多说,实现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全面提升。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的活动,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相对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充分感悟,充分表达,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找准学习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导”的作用,真正达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充分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课堂强化学生“说”的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