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

sansa2025

  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208-02

  高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不只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可以适应就业岗位的人才,还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国家也不断的根据社会形势制定和修改着许多政策,各大高校也结合国家教育政策、社会现状和学校自身条件对教学大纲、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对于美术专业的教学来说,教学不应一成不变,教师应在课堂中渲染艺术气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改革。

  1 现今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对专业、学科的改革是非常慎重的,因为它的出发点始终都是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适应工作岗位的综合性人才,高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考虑所要进行改革的专业或学科在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然后根据出现的问题,结合社会现状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修改。现今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1 只注重基本功而忽视了艺术氛围的熏陶

  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绘画是美术的基础,无论从什么年纪学习美术,老师都在一直在灌输基本功很重要的思想,当然基本功固然重要,但在教学方面教师只是让学生大量的绘画一些摆好的物体或雕像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就连考试也如此,这就使学生画出来的东西显得太过死板,因为没有对学生进行艺术氛围的熏陶,学生的视觉和审美没有得到训练。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2 教学模式单一

  在高校的美术课的讲解中,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大多都是教师来进行讲解,学生一味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接受式教学方法。而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的采用这种方法,因为,美术和艺术需要创作的,不应被束缚着,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失去自己的个性,因为,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当他们个人的想法得不到发挥、得不到实践就会渐渐的对美术失去原有的兴趣。学习也变的没有意义。还有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讲解时,往往会从教材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讲解中外名著,不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也是接受式教学的一种表现,现代研究证明,教师应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交流,要有多种教学模式,这样教学的效果才会发挥到最大。

  1.3 教学体系不完善

  教学体系的不完善可以分为三方面:教学大纲的不完善、教材讲解的不全面和教学平台的不完善。有些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是完全按照国家教育大纲而拟定的,只讲解和开设教学大纲规定的书目,而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教学的目的开设多余的课程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材讲解的过程中,因为课时有限教学内容是有所选择的,教师在教材内容选取的过程中只选取一些必要的,深度较浅的知识来讲解,一方面因为难度较深的教材怕学生不理解;另一方面因为讲解的困难会占用很多时间,很难完成教学目标,特别是美术欣赏的这门课,欣赏的内容会是一些名师的名作,教师往往会选择那些学生易懂、艺术深度不大的一些作品。目前,高校的教学平台是单一的,还没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交流、疑难解答。教学平台还有待完善。课时的分配问题、课程标准的设定问题都会影响教学的质量,这也是各大高校教育改革要考虑的问题。

  2 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

  2.1 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审美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绘画基础的训练时,还要增强学生的审美和视觉,在学生参照着对象进行绘画前,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对象运用到了哪些基础知识,绘画的技巧、对象诠释的意义、从不同角度对对象进行简析,也可以和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这既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还会使学生对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的正确评价可以让学生在绘画中朝着正确的方向,这样学生的绘画基础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和视觉,画出来的作品就不会显得太过死板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2 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美术的教学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文化课、绘画课和实践课。对于文化课的理解学生总感觉是枯燥无味的,根据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中加入一些相关的有趣的事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了解要讲解的内容涉及到的时间、背景、人物。然后让学生搜集相关的知识,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相关的故事互相阐述,教师进行补充,这样文化课就变得不在枯燥无味,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听故事的同时还了解了相关的背景知识,给学生以遐想,学生也接受了文化课的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都将学生变成了主体,一切都是学生参与,给予学生自由和创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很好的发挥出来、学生也可通过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3 完善教学体系

  高校在教学大纲制定的过程中,不仅要参考国家的教学标准还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学校可以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开设一些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取时,不应避开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取的教学内容要有意义还要相对平衡,要以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的角度进行选取。学校的教学平台也应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完善,学校的教学平台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师要为学生搜集大量的、最前沿的艺术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教学平台上。因为,美术专业的学生要了解国际的上的、最前沿的相关信息,这样他们可以更好的把握发展的方向,为自己以后的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平台,还要增加师生互动模块,学生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在线解答,这就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3 结语

  教学的改革有很多方面,上面只讲述了其中的几点,但对于美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来说,无论怎样进行改革,学校都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前提,因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社会人才需求的新起点。

  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谈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不可缺少的方法。用实验方法探求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并且发展学生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逐渐成为医学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达到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内涵的目的,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此目的。本文就校园文化在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上起到的作用,探讨了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实现医学生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作用探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处于身心发展的剧变时期的大学生,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已成为高校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心理危机(mental crisis)是指个体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大学生音乐欣赏心理之初探

    音乐欣赏心理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商贸旅游职院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欣赏体验和音乐反应,这些欣赏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和体验决定了欣赏结果的不同。 一、从欣赏者对音乐态度的出发 在我国古代,荀子在《乐记》中曾指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留学生学历生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近年来辽宁科技大学的留学生数量逐步增长,尤其是留学生学历生的数量增长迅速,在此情形下,如何做好留学生学历生的教学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一、PBL理论教学模式 PBL理论(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性及途径

    酒店管理专业的出现正是源于酒店行业发展的需求,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酒店管理人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国各地高等院校业纷纷开设酒店管理专业。 一、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