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关于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sansa2025

  关于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本文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出现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以学生为本”理念,提升教学质量需要注重的要点:全面发展,综合性提高;培养兴趣,自主学习;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一、“以学生为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发展出来的,所以本质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也具有“以人为本”理念的特性,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教育人。

  教育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环节,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说“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同样要在教育中体现。换个角度,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角度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定会产生并且一定会广泛应用。第一个原因是人类作为主体人的地位日益提升。人类的进化史表明,在远古时代,人在自然中地位低下,处于与自然斗争的状态。到了农耕时代,人类开始运用自己的体力在自然中获取食物,人和自然相对和谐。到了工业时代,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自然,创造财富,人的主体性开始体现。到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人类创造财富依靠的已经不是资本、土地,而是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性的才智,人的主体性越发凸显。所以说,“以人为本”理念的诞生和盛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整个社会发展都“以人为本”了,老师的教育理念当然也要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以学生为本”理念需要注意的要点

  1.全面发展,综合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需要,紧跟发展脚步,教育也提出了全面发展的口号。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过把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也尝试过把数学学科和互动游戏进行结合,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我还尝试过把数学教学和计算机软件进行结合,现阶段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增多,让学生在打游戏的同时还能学习知识是老师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具体举例说明我的教学实践过程。

  首先是数学和美术课程的结合。在学习轴对称知识的时候,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部分故宫图片,然后把纸张进行了对折,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说:“折痕两边的图形就像镜子一样,是对称的。”然后我又拿出大量的轴对称图片,分发给学生,“大家自己折一折,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不断寻找对称轴,进行纸张的折叠,这时候我拿着学生折叠过的图片给学生讲解轴对称的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开动了脑筋,还学会了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有着极大帮助。

  在整式加减法计算中,我把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结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使用excel表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会了excel表格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操作,当x=163,y=235时,求2x2+3y的值。首先在A1单元格输入163,B1单元格输入235,在C1单元格输入“=A1^2+B1*3”,然后按“enter”键,就会得到结果,并且强调“^”和“*”的重要性。这是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结合,在进行数学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巩固了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帮助。

  数学教学还能和互动游戏进行结合。在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学中,我进行了一次竞速比赛。游戏道具是教室中能够找到的任何物体,包括铅笔盒、笔筒、足球、墨水盒等,比赛规则是:所有学生分成5个小组,要求学生团结合作,把收集到的这一堆东西放到讲台上的分类箱里,其中有圆柱体、球、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最后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几何形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又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对知识概念的认识,这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的主动性有一定的提高。

  在“圆的性质”教学课中,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游戏,在教室中间放一把椅子,让10个同学站在椅子周围,然后倒数5秒钟,10个同学进行抢凳子游戏,这个游戏一共进行了5轮,第一轮让10个同学随意选择自己的站位,有的同学站得离椅子近,有的同学站得比较远。第一轮游戏开始后,没有抢到椅子的学生,觉得距离椅子的距离不等,不公平,要求重新游戏。后几轮的游戏,学生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只有在第五轮游戏中,学生选择站成圆环,大家才觉得游戏公平。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认识到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性质,还通过游戏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对于身体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数学教学和计算机游戏软件的结合可以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在“三角形重心”的学习中,我让学生使用几何画板随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并画出三条边的三条中线,让学生仔细观察寻找中心线的规律,学生发现三条中线相交在一点。后来我又让学生用计算机软件,随意扭曲这个三角形,看看又能发现什么规律?结果学生发现,无论如何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它的三条中线始终相交在一点上。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就加深了对三角形重心的认识。

  2.培养兴趣,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发现能力有着很大帮助。在“图形的中心对称”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去绿化区,观看美丽的花朵,让学生细心观察花朵的形状,然后再给学生讲解中心对称图形,学生在亲近大自然后,体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能力,我给学生讲解完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后,他们高兴地指着旁边的花朵说,这个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后来学生在马路上看到交通指示牌,在剪纸艺术展览上看到展览作品,都能准确认出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到了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难或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在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物搬到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对于项的位置交换,学生很容易忽略前面的符号。于是,课堂教学中我组织几个学生排队,然后打乱顺序重排,后问:排队的同学是否因为顺序的改变而改变了性别?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理数加法数字交换位置时要记住带上其前面表示“性别特征”的符号“+”或“-”?

  在整式和整式的加减法学习中,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题目,“小明星期天和爸爸去公园划船,工作人员说水流的速度是2 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 km/h,现在问船在河流中的速度是多少?”这个题目就是把现实生活情境和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了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需要注重的三个要点:全面发展,综合性提高;培养兴趣,自主学习;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关于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