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调查分析

sansa2025

  中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调查分析

  随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在加速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健康心理的全面人才。对初中生进行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关注周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并做出正确评判,自觉形成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感,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调查问卷对初中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进行调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1.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于2015年9月对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九合中学、江西省永修县第二中学、燕坊中学等3所中学的5个班级的初中生进行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初中生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状。本次调查共发放218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206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为87%。

  (1)地理学习兴趣。在初中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的调查中,感兴趣的初中生占29%、比较感兴趣的占46%,不感兴趣占的25%。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类型中,乐趣型学生的占43.3%,知趣型的占30%,为了考试的占25.7%。乐趣型学生占比重最大,这部分学生学习地理时受当时情景、情绪影响大,学习兴趣维持时间短且不稳定。

  (2)地理态度。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是很积极,其中学习地理比较主动的学生占48%、学习态度一般和不主动的占52%。73%的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或者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39%的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能基本完成的占44%,不完成的只占27%,学生还是比较听老师的话的,而相关数据表明,认为地理不难学的学生只有30%,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很高。

  (3)地理价值观。地理价值观包括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调查结果显示,95%的学生认为他们具有热爱祖国的情感与行为,86%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保意识,95%的学生具有全球意识。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初中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初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对地理的学习态度不主动,还未形成真正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态度;第二,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具有爱国情感与行为、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和行为,但是他们形成的价值观念并不稳定。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教学实施策略

  (1)教学过程策略。地理教学是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地理教师要善于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同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结合起来,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适时地进行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教学内容策略。教材作为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它既是师生之间传递知识的媒介,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因此,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蕴涵的丰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必要保证。

  (3)地理教师策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对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能动作用。只有具有良好的情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地理教师,才能在教学领域游刃有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关系到学生的价值取向,其效果如何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过程,它是在动态的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和教学观念,要从思想上重视,应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素,利用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中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调查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