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微探

sansa2025

  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微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走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路子,创设生活化情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之中,实现英语语言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对接,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从而吸引和组织他们踊跃参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情景要体现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他们乐于学习,乐于探索,学习能力便会得到很大提高。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情景要突出主体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此,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性格等生理、心理特点、发展水平以及英语知识技能和基础等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生活化情景应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习自主性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3.情景要注重交际性

  任何交际的发生总处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此时此刻讲话者所处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本人的身份都制约其说话的内容、语气等。日常交际中往往同一句话在不同的情景之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和功能。如“Can you tell me the time?”可能是向别人询问时间的一个请求,也可能是对他人迟到的一种责备。因此英语教学中情景的创设要为交际服务,贴近生活,便于学生学用结合。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的几种策略

  1.创设真实场景,还原生活片断

  英语教材本身的鲜明特点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学生生活积累相对孤立,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尽量多联系实际,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充分参与,有效感知,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受感染,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应尽可能还原生活片断,再现语言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学生既能感受到英语课堂的丰富多彩,又能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无限蕴涵。

  2.利用现代化手段,模拟生活场景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新鲜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优势,能为学生提供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画效果等多样性的外部感官刺激。这种刺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并迅速转化为求知欲望,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有趣的场景、动态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激烈的比赛无不会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样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3.进行多维整合,感受多元文化

  英语具有工具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获得一些人文思想及域外风土人情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收集信息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并将这些信息反馈输出。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我国绚丽多彩的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实践证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发展语言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通过积极创设生活化情景,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投入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微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