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sansa2025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53-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除了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具备很强的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培养自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能力培养

  (一)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都是以班级体育课的形式存在,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也不相同,在课上所开设的项目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所以就会出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因为必须达到体育考核目标为目的。一旦考试结束或可以制约的因素消失,学生很容易就中断体育活动,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引发大学生在课上的一些抵触情绪,这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非常不利的。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是打破了常规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体育项目和活动时间。这样就要求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项目开设的要更加丰富多样,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学生都是由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的项目,所以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的热情。这样大学生们就可以通过自己喜爱从事的体育项目来达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养成良好的自主锻炼的习惯,从而养成大学生的体育能力。

  (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现代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进入大学后远离了父母,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通过对大学生走访调查发现,78.6%的大一新生觉得对大学的生活不适应,归结原因是由于他们不知道怎么与同学相处,少了熟悉亲人的庇护,他们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还有的同学由于自己的心理问题,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对体育活动也很抵触。体育教学俱乐部开设了拓展运动,针对这部分同学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去进行指导,使这部分同学慢慢打开自己的心。体育活动可以充当这种媒介,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彼此熟悉起来。在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群体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相互认识、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换信息和思想,更好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一步步增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竞争、合作意识能力培养

  体育教学俱乐部所开展的体育项目中,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对大学生的培养也不相同,如篮球、足球项目。由于篮球、足球项目的特点,它属于群体对抗类项目,由于有对抗,就会有竞争,所以在活动中无形间就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人们要在社会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所以竞争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篮球除了有对抗外,因为是群体,所以还必须有合作,如果想赢得比赛,光靠个人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是要讲求团队的配合,这就需要同学们相互之间合作和信任。所以在此项运动中,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

  在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活动中,任何体育活动技术的掌握都是由不会到会,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这就对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深受父母以及亲朋好友的细心呵护,所经历的挫折非常少,而在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活动中可以使大学生们得到很大的锻炼。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喜欢羽毛球、网球这些项目,但这些项目的技术提高都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同学在初期学习过程中可能打不到球,或在组织的教学比赛中总是输球,有的同学会失去自信心,但有的同学会一如既往的努力,这就是面对挫折时同学们的不同态度。针对前者,教师和同学们应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能够树立信心,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五)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中,教师对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进行讲解后,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指导和考核。如健美操,教师在对基本的一些动作讲解后,会让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去创编自己想做的动作。在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时,也需要同学们自主去选择音乐、自己创编动作,然后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在整个学习和创编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结论

  通过对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研究与分析,得出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育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合作意识能力,抗挫折能力,创立能力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种较高的能力水平要求,围绕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首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为一名在普通中学任教的数学教师,回顾这十多年来的教学经历,用同行的话可以概括为:“教得最苦,分数最低”。我总结了一下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思维性强的学科,而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数学虽然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不过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员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批准号:2013SJD880018)、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SZZD2011010)...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169-05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广受关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1-01 所谓创新能力,它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最终获得良好创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提出问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日益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趋向专业技能型、实践拓展型方向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如下:...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