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和科普实践能力

sansa2025

  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和科普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122-02

  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整体质量状况,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新的发展时期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1]。中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培养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探究提高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及科普实践能力的途径措施。

  1 提高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强化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1 应试教育的弊端决定了需要转变教育理念,着力开展科学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此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形成了家长,教师过度注重学生学生成绩,学校以升学率作为单一教育目标的教育局面,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抑制了中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发展。随着应试教育的弊端的显露,国家着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公众科普教育,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着眼点和基本宗旨,涌现了一批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中小学生科普意识也日渐提高。

  1.2 提高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及科普实践能力,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保障,要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质,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型人才,需要从中小学生做起。一方面这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众多成就,既源于国家科学先进的方针政策,也源于我国科技的进步及普及。在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当代社会,提高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开展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 从中西方发展经验,分析科普教育的可行性及实效性

  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来看,科普教育是促使科学技术得以有效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会促进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2]。英国较为重视科技发明创造,以蒸汽机为标志,英国掀起了工业革命的浪潮,极大提升了欧洲的经济增长效率,使西方世界最快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作为我国邻国,日本早期处于闭塞孤立的状态,自“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科学知识,实现了国家的飞速发展,成为亚洲的重要经济体之一。我国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后,也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换来了经济的大腾飞,大发展,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种种发展经验表明,科普教育是提升国家经济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且必要的途径,科普教育具有突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 提高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和科普实践能力的途径方式

  3.1 学科教学中,注重科普知识的传授,发挥重点学科的带头示范作用

  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及科普实践能力的提高,既要依托课外科普实践场所及活动,也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科普知识,通过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类的学科案例设计,发挥这类学科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从中小学生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出发,设计出符合中小学生探究兴趣的物理科学实验及各类科技制作,以调动中小学生对科技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科普知识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中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彩色影子”为案例,开展科普知识教育。首先,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对形成的手影加以任意创作,然后提示学生思考影子的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最后教师提出具有较强科普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一,影子有色彩吗?是否一定就是黑色?二,一个物体是否就只有一个影子?在抛出问题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及认知经验,对这两个问题加以思索,让学生自由讨论,并留出特定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彩色影子的演示,在演示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然后将学生加以分组,进行分组实验操作,在实践中验证自身思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在实验完毕后,教师让每组学生进行实验结论的汇总,教师与学生一道,揭示彩色影子形成的原因。

  3.2 学校要依托教师资源,创建科普实践平台

  学校作为素质教育及科普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借助自身教学资源优势,积极为中小学生打造科普知识宣传及科普实践的平台[3]。组建“科普实验班”及“科普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组织,点燃学生的科普知识研究热情。“科普实验班”与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要做到有机统一,既不占用专业课程时间,又要保持其连续性,可选在周末开课,在课程内容学习上,诸如平面镜成像、光的颜色、太阳能利用、光谱等都可以作为科普重点内容加以研究,在科技制作上,可以相应的进行万花筒、太阳能风车、魔盒、潜望镜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学校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师开展科普案例的研究制定及科普教具的制作工作,以有效配合学科教学及科普教学的实施。

  3.3 联合相关单位,开辟中小学生科普实践基地

  我国自实施“科教兴国”及“科学发展观”战略以来,颁布实施了《科普法》,并加大了科普公共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组建起了覆盖范围广泛的科普单位组织体系,各种科普馆所遍布全国各地区[4]。学校可以联合这类科普单位,开展一系列的科普实践活动,开辟出中小学生科普实践基地。

  例如,南宁市的众多中小学联合了广西科技馆,在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共同开展实施了一些科普实践活动,诸如“物理科技展”、“科普大探险”、“玩转科学”等形式多样的科普实践活动,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参与,在取得了良好社会评价的同时,又形成了充足的科普案例,能够为学校科普教育所用,形成了良性循环。

  3.4 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等科普机构组织要切实发挥科普教育的重要作用

  科普馆所,诸如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科技活动中心等,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普教育作用,一方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科普知识读物和科普产品展览,做好科普知识宣传,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建设,为中小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相关实验创造条件[5]。

  山东省科技馆注重强化自身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提供包含物理、地理、海洋、材料、能源等多方面学科内容的科普展品,还着重强化了青少年科技产品制作、科普产品展示交流等方面的功能,在科普工艺活动组织开展上也卓有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科普教育效果,成为科普馆所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典型范例。

  4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发展,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更加凸显出自身重要性,在此形势下,国家、教师、学校、科普单位都要重视科普教育的重要地位,通过完善科普知识宣传及实践渠道,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科普意识和科普实践能力,以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科普意识和科普实践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种较高的能力水平要求,围绕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首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为一名在普通中学任教的数学教师,回顾这十多年来的教学经历,用同行的话可以概括为:“教得最苦,分数最低”。我总结了一下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思维性强的学科,而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数学虽然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不过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员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研究”(批准号:2013SJD880018)、2011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SZZD2011010)...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调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c)-0169-05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与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广受关注。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习...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41-01 所谓创新能力,它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最终获得良好创新成果的能力。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人们不断提出问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日益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趋向专业技能型、实践拓展型方向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如下:...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