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性的研究

sansa2025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性的研究

  一、小学生课间活动现状分析

  1.学校现状分析

  学生的课间活动必不可少。户外运动有助于学生缓解眼睛疲劳和大脑发育,长时间伏案学习无疑会消耗体力、脑力,长此以往势必会损害孩子们的身体且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会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导致憋闷想发泄的情绪。现在大多数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制”,小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除了出门喝水、上厕所,都被老师“圈养”在教室里。取消学生的活动,严格看管学生,甚至不允许学生户外活动,都是消极的办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作为学校,应该直面安全问题,而不应回避。要像治理山洪一样,不能一味地“堵”,而是想办法采用“分流,疏导”的方法。每种活动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学校有责任负担一定的风险,不但要教育学生具有安全意识,还应该让学生在户外活动中学会避免危险,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2.我校课间现状分析

  在2016年4―5月我对全校1398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课间活动情况的调查,从2~6年级每班随机抽取2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20个班360名学生。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经常在课间活动的学生为310人,占86.11%,不经常进行课间活动的学生有50人,占13.88%;近92%的学生认为课间活动很有必要,近86%的学生经常参加课间活动;大部分学生认为课间活动很快乐,最喜欢的课间活动是做游戏。100%的学生发现自己的班级内几乎每天课间都有学生在追逐打闹。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二、课间活动的常规管理

  1.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全校的安全教育大会。

  2.定期召开以课间活动安全知识为主题的班会

  我校定期以班为单位召开以课间活动为主题的班会,并将好的课间活动安全知识以展板形式放在学校显眼的地方让学生学习。

  3.让家长志愿者参与到学生课间活动中

  我校同大多数城镇学校一样正面临着学生人数增加、生均活动面积小、课间活动安全任务加重的局面。在此状况下,我校决定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使其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课间活动中来,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元素,使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更好地糅合在一起,为学生安全地参与课间活动搭建平台,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最终有182名家长主动申请参加家长志愿服务。学校根据家长职业特点和特长分类,将家长志愿者分为“橙、红、绿、蓝”四个志愿服务队,分别从校园安全护卫、班?活动协助、实践活动组织和家长讲堂服务四个方面分类开展活动,其中前三项都与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性有密切联系。

  三、结合组织管理,提高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性

  1. 开展安全系数高、有利于管理的学生课间活动项目

  只有引导小学生开展健康的、安全的课间体育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小学生的课间行为。这样学生在校期间的课间活动不但安全有序,而且体现了科学创新的管理价值。

  2.充分发挥家长志愿者、安全小卫士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度过安全的课间,发动家长志愿者、安全小卫士在学生活动的地点定点,保证没有死角出现,并且让家长志愿者与安全小卫士融入课间活动的过程中,这样不但起到了监督作用,也活跃了学生课间活动的氛围。

  3.丰富课间活动内容

  课间活动要求学生不做危险游戏,尽量做一些活动量小、简单易行的活动。我们要求学校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开设指导学生课间活动的内容,另外还向全校师生征集文明课间活动方案,然后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好好休息,充分放松。

  安全有效的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要有安全的管理组织团队,而且要用合理、有利于管理的体育活动项目去驾驭课间活动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值周管理、家长志愿者、学生安全小卫士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立体管理体系,这是规范课间活动的最佳途径。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性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